“會將筑室返耕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會將筑室返耕釣”全詩
師心以此不掛物,一堂收身自有余。
堂陰置石雙嵽嵲,石腳立竹青扶疏。
一來已覺肝膽豁,況乃宴坐窮朝晡。
憶初救時勇自許,壯大看俗尤崎嶇。
豐車肥馬載豪杰,少得志愿多憂虞。
始知進退各有理,造次未可分賢愚。
會將筑室返耕釣,相與此處吟山湖。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杭州修廣師法喜堂》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杭州修廣師法喜堂》是宋代作家王安石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修建杭州廣喜堂,法則來自浮屠方。洗滌萬事求虛無,師心無物自由舒。堂中陰暗石嵽嵲,石腳竹青扶疏。一來已覺心膽豁,何況宴坐到晚衙。記得初時勇救世,壯志難行途崎嶇。富貴豪華車馬載,少年得志多憂慮。方才明白進退理,匆忙難分賢與愚。相約離城筑室居,共來此處吟山湖。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修建廣喜堂的情景,并探討了修行和追求虛無境界的主題。詩人通過對廣喜堂的描繪,表達了對修行之道的追求和理解。他認為修行之道與塵世不同,是一種洗滌心靈的方式,能使人追求內心的自由和舒適。詩人在廣喜堂中感受到了心膽的豁達,進而思考了人生的進退之理和賢愚之分。最后,詩人與同道相約,在山湖之間修筑居所,共同追求修行的境界。
賞析:
《杭州修廣師法喜堂》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王安石對修行和追求虛無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具體的形象描寫,如堂陰置石雙嵽嵲、石腳立竹青扶疏等,給人以清晰的視覺感受。詩人通過廣喜堂的修建,把修行之道與塵世的喧囂對比,強調了追求內心自由和舒適的重要性。詩人的文字流暢自然,用詞簡練,表達了自己對修行道路的深刻思考和感悟。整首詩詞既表現了對修行的向往,又體現了對人生進退和賢愚之辨的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的余地。
這首詩詞展示了王安石作為宋代重要文人的才華和思想深度,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對修行和追求內心自由的關注。它通過具體的描寫和思辨的篇章,讓人們感受到了詩人對人生意義和修行境界的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的余地,具有一定的藝術和思想價值。
“會將筑室返耕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g zhōu xiū guǎng shī fǎ xǐ táng
杭州修廣師法喜堂
fú tú zhī fǎ yǔ shì shū, xǐ dí wàn shì qiú kōng xū.
浮屠之法與世殊,洗滌萬事求空虛。
shī xīn yǐ cǐ bù guà wù, yī táng shōu shēn zì yǒu yú.
師心以此不掛物,一堂收身自有余。
táng yīn zhì shí shuāng dié niè, shí jiǎo lì zhú qīng fú shū.
堂陰置石雙嵽嵲,石腳立竹青扶疏。
yī lái yǐ jué gān dǎn huō, kuàng nǎi yàn zuò qióng cháo bū.
一來已覺肝膽豁,況乃宴坐窮朝晡。
yì chū jiù shí yǒng zì xǔ, zhuàng dà kàn sú yóu qí qū.
憶初救時勇自許,壯大看俗尤崎嶇。
fēng chē féi mǎ zài háo jié, shǎo dé zhì yuàn duō yōu yú.
豐車肥馬載豪杰,少得志愿多憂虞。
shǐ zhī jìn tuì gè yǒu lǐ, zào cì wèi kě fēn xián yú.
始知進退各有理,造次未可分賢愚。
huì jiāng zhù shì fǎn gēng diào, xiāng yǔ cǐ chù yín shān hú.
會將筑室返耕釣,相與此處吟山湖。
“會將筑室返耕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