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含玉漏過墻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含玉漏過墻聲”全詩
常縈輦路漂花去,更引流杯送酒行。
靜見金輿穿樹影,清含玉漏過墻聲。
衰顏一照自多感,回首江南春水生。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次楊樂道韻六首其二——御溝》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次楊樂道韻六首其二——御溝》。下面是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渺渺金河漲欲平,
數支分綠報清明。
常縈輦路漂花去,
更引流杯送酒行。
靜見金輿穿樹影,
清含玉漏過墻聲。
衰顏一照自多感,
回首江南春水生。
譯文:
廣闊的金河漲得幾乎平靜,
一些枝條分開,綠色報告清明。
常常盤繞著輦道,漂浮的花朵飄散而去,
更引來流動的酒杯,送行者離去。
靜靜地看著金色的車輿穿過樹影,
清澈的玉漏聲從墻內傳來。
衰老的容顏一照,自然多感傷,
回首看江南的春水涌動而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春天的景色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感慨和思考。詩中通過描繪金河漲潮平靜、枝條分綠、輦道上漂浮花朵等細節,展現了春天的盛景和生機勃勃的景象。同時,詩人借此表達了對春天的向往和喜悅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則描寫了一幅寧靜的畫面,金色的車輿穿過樹影,玉漏的聲音悄然傳來。這些細膩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歲月的沉淀和時光的靜好,同時也映襯出了詩人內心的悲涼和感傷之情。
最后兩句“衰顏一照自多感,回首江南春水生”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衰老容顏的感嘆,同時也引發了對曾經的美好時光和江南春水的回憶。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感慨展示了王安石對于春天與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回味。
“清含玉漏過墻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áng lè dào yùn liù shǒu qí èr yù gōu
次楊樂道韻六首其二——御溝
miǎo miǎo jīn hé zhǎng yù píng, shù zhī fēn lǜ bào qīng míng.
渺渺金河漲欲平,數支分綠報清明。
cháng yíng niǎn lù piào huā qù, gèng yǐn liú bēi sòng jiǔ xíng.
常縈輦路漂花去,更引流杯送酒行。
jìng jiàn jīn yú chuān shù yǐng, qīng hán yù lòu guò qiáng shēng.
靜見金輿穿樹影,清含玉漏過墻聲。
shuāi yán yī zhào zì duō gǎn, huí shǒu jiāng nán chūn shuǐ shēng.
衰顏一照自多感,回首江南春水生。
“清含玉漏過墻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