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州望古來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襄陽州望古來雄”全詩
四葉表閭唐尹氏,一門逃世漢龐公。
故家遺俗應多在,美景良辰定不空。
遙憶習池寒夜月,幾人談笑伴詩翁。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寄張襄州》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張襄州》
襄陽州望古來雄,
耆舊相傳有素風。
四葉表閭唐尹氏,
一門逃世漢龐公。
故家遺俗應多在,
美景良辰定不空。
遙憶習池寒夜月,
幾人談笑伴詩翁。
中文譯文:
寄給張襄州
襄陽州自古以來一直雄偉壯觀,
古老的人們相傳這里有著純樸的風氣。
在四葉表閭的唐朝時期,有尹姓的人家,
在漢朝時期,有龐姓的人家逃離世俗。
故鄉的傳統風俗應該仍然保留著,
美麗的景色和美好的時光必定不會空虛。
我遙遠地回憶起在習池的寒夜月下,
幾個人談笑著陪伴著那位以詩為伴的老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在宋代所寫,題目為《寄張襄州》。詩中通過描述襄陽州的古老風貌,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并展示了對傳統文化和美景的熱愛。
首先,詩人描繪了襄陽州的雄偉景觀,彰顯了這個地方的歷史底蘊和獨特魅力。耆舊相傳的素風指的是襄陽州一直以來保持的純樸風俗,襄陽州因此顯得格外壯美。
接著,詩人提到了唐朝時代的尹姓家族和漢朝時期的龐姓家族。四葉表閭是指尹姓家族在唐朝時期的輝煌,而一門逃世漢龐公則是指龐姓家族在漢朝時期的逃離塵世。通過這兩個典故,詩人暗示了故鄉歷史的厚重和家族的興衰,表達了對故鄉和家族的思念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認為故家的傳統風俗應該仍然存在,并且美麗的景色和美好的時光定會不虛此行。這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傳統文化和美景的信心和熱愛,同時也透露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在習池寒夜月下與幾個人談笑的伴詩老人的遙遠回憶。習池可能是詩人的私塾或親友聚會的地方,這里的夜晚靜寂而寒冷,但有伴詩的老人和幾個朋友的陪伴,使得這樣的夜晚變得溫暖而快樂。
整首詩通過對故鄉的描繪和回憶,表達了對傳統文化、家族和美景的眷戀之情,展示了詩人對故鄉的深厚情感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
“襄陽州望古來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zhāng xiāng zhōu
寄張襄州
xiāng yáng zhōu wàng gǔ lái xióng, qí jiù xiāng chuán yǒu sù fēng.
襄陽州望古來雄,耆舊相傳有素風。
sì yè biǎo lǘ táng yǐn shì, yī mén táo shì hàn páng gōng.
四葉表閭唐尹氏,一門逃世漢龐公。
gù jiā yí sú yīng duō zài, měi jǐng liáng chén dìng bù kōng.
故家遺俗應多在,美景良辰定不空。
yáo yì xí chí hán yè yuè, jǐ rén tán xiào bàn shī wēng.
遙憶習池寒夜月,幾人談笑伴詩翁。
“襄陽州望古來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