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傳業自天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道人傳業自天臺”全詩
梵行毗沙為外護,法筵靈曜得重開。
已能為我迂神足,便可隨方長圣胎。
肯顧北山如慧約,與公西崦斸莓苔。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榮上人遽欲歸以詩留之》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榮上人遽欲歸以詩留之》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中文譯文:
道人傳業自天臺,
千里翛然赴感來。
梵行毗沙為外護,
法筵靈曜得重開。
已能為我迂神足,
便可隨方長圣胎。
肯顧北山如慧約,
與公西崦斸莓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的作品,表達了對一位道人的贊美和敬意。詩中描繪了道人離開天臺傳教,千里遠行來到這里,為人們傳遞感悟和啟迪。他的行為如同梵行一般,像毗沙一樣保護著外界。法筵(佛教的宴會)因他而重新開啟,閃耀著靈光。
詩人認為道人的修為已經達到了超凡的境地,可以與神明相比。他已經能夠隨處擴展自己的神靈,使自己的存在得以永恒。詩人自愿成為道人的追隨者,像慧約一樣虔誠地侍奉北山,并與道人一同在西崦(指山名)上清除苔蘚。
這首詩通過對道人的贊美,表達了對道家修行者的敬仰和向往,強調了修行者的高尚品質和神圣使命,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自己想要追隨道人的愿望。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道人的形象和修行境界,展示了王安石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道德與精神追求的思考。
“道人傳業自天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óng shàng rén jù yù guī yǐ shī liú zhī
榮上人遽欲歸以詩留之
dào rén chuán yè zì tiān tāi, qiān lǐ xiāo rán fù gǎn lái.
道人傳業自天臺,千里翛然赴感來。
fàn xíng pí shā wèi wài hù, fǎ yán líng yào dé chóng kāi.
梵行毗沙為外護,法筵靈曜得重開。
yǐ néng wéi wǒ yū shén zú, biàn kě suí fāng zhǎng shèng tāi.
已能為我迂神足,便可隨方長圣胎。
kěn gù běi shān rú huì yuē, yǔ gōng xī yān zhǔ méi tái.
肯顧北山如慧約,與公西崦斸莓苔。
“道人傳業自天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