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去伏波推將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去伏波推將略”全詩
南去伏波推將略,北來光祿擅詩名。
密章贈襚連三組,畫翣喪車載一旌。
陰德故應多後福,可能生子但升卿。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贈工部侍郎鄭公挽辭》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工部侍郎鄭公挽辭》是宋代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地蟠江漢久知靈,
通德門中見老成。
南去伏波推將略,
北來光祿擅詩名。
密章贈襚連三組,
畫翣喪車載一旌。
陰德故應多後福,
可能生子但升卿。
詩意:
這首詩詞是王安石送別工部侍郎鄭公時所作。詩中描繪了鄭公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并表達了對他的敬意和祝福。詩人稱頌鄭公在地脈縱橫的江漢地區有卓越的才智和靈性,他在通德門中展現了老成的風采。鄭公南征北戰,推動著伏波之戰的戰略,北來時享受著光祿官的榮耀,以才名遠播。王安石將密章、贈襚、連三組等禮物贈送給鄭公,表示對他的贊美和敬仰。畫翣上載有喪車一旌,象征著對鄭公的喪事和悼念。詩人認為鄭公擁有陰德,將會獲得更多的福報,并且有可能生兒育女,最終晉升為高官。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鄭公的贊美和祝福,展現了王安石對他的敬仰之情。詩人通過描繪鄭公在政務和文學上的成就,凸顯了他的才華和功績。通過對南征北戰和光祿官的提及,詩人表達了對鄭公在政治和軍事上的杰出表現的贊美。贈送的禮物和喪車一旌則呈現出對鄭公的深情厚意和對他福報的預期。整首詩兒意境高遠,文字簡練而富有力量感,表達了對鄭公的崇敬和對他未來的美好祝愿。
“南去伏波推將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gōng bù shì láng zhèng gōng wǎn cí
贈工部侍郎鄭公挽辭
dì pán jiāng hàn jiǔ zhī líng, tōng dé mén zhōng jiàn lǎo chéng.
地蟠江漢久知靈,通德門中見老成。
nán qù fú bō tuī jiāng lüè, běi lái guāng lù shàn shī míng.
南去伏波推將略,北來光祿擅詩名。
mì zhāng zèng suì lián sān zǔ, huà shà sàng chē zài yī jīng.
密章贈襚連三組,畫翣喪車載一旌。
yīn dé gù yīng duō hòu fú, kě néng shēng zǐ dàn shēng qīng.
陰德故應多後福,可能生子但升卿。
“南去伏波推將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