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隨一明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隨一明月”全詩
行隨一明月,坐失兩孤云。
露發此時濕,風顏何處醺。
淹留各有趣,不比漢三君。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和仲庶夜過新開湖憶沖之仲涂共泛》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是王安石在宋代創作的,題為《和仲庶夜過新開湖憶沖之仲涂共泛》。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水遠浮秋色,
河空洗夜氛。
行隨一明月,
坐失兩孤云。
露發此時濕,
風顏何處醺。
淹留各有趣,
不比漢三君。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湖景,王安石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在湖上行船,遠離水岸,水面上浮現出迷人的秋色。河水洗滌著夜晚的濃重氛圍,清新了空氣。作者在行船的過程中,與一輪明月相伴,行與月亮同步前進。而當他坐下來停留時,卻失去了兩朵孤零零的云彩,可能是指朋友的離去。夜露滋潤著大地,使人感到濕潤涼爽,而風吹拂著顏面,使人有些醺醉。詩人愉快地停留在湖上,與眾多有趣的事物相伴,這種體驗與古代的漢朝三位賢君相比,有著獨特的樂趣。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緒。王安石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將自然景色與人的內心感受相結合,展現了他對友情的思念和對美好時光的回憶。詩中運用了對比和意象的手法,水遠與河空、行與坐、一明月與兩孤云等,增加了詩的藝術張力。另外,通過描寫湖上的景物和感受,詩人抒發了自己的情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愉悅和思考。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夜晚湖上的美景,并通過景物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友情的思念和對美好時光的回憶,展示了王安石細膩的情感表達能力和對自然的敏感觸覺。
“行隨一明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òng shù yè guò xīn kāi hú yì chōng zhī zhòng tú gòng fàn
和仲庶夜過新開湖憶沖之仲涂共泛
shuǐ yuǎn fú qiū sè, hé kōng xǐ yè fēn.
水遠浮秋色,河空洗夜氛。
xíng suí yī míng yuè, zuò shī liǎng gū yún.
行隨一明月,坐失兩孤云。
lù fā cǐ shí shī, fēng yán hé chǔ xūn.
露發此時濕,風顏何處醺。
yān liú gè yǒu qù, bù bǐ hàn sān jūn.
淹留各有趣,不比漢三君。
“行隨一明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