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木令結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斬木令結構”全詩
鑿池構吾廬,碧水寒可漱。
溝西雇丁壯,擔土為培塿。
扶疏三百株,蒔梀最高茂。
不求鵷鶵實,但取易成就。
中空一丈地,斬木令結構。
五楸東都來,斸以遶檐溜。
老來厭世語,深臥塞門竇。
贖魚與之游,喂鳥見如舊。
獨當邀之子,商略終宇宙。
更待春日長,黃鸝弄清晝。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示元度》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示元度》是宋代作家王安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今年我在鍾山南邊,按照我的命運修建了一座園囿。我挖掘池塘建造了自己的住宅,碧綠的水可以用來漱口。我雇傭年輕壯丁在溝西運土來修筑土墻。我扶疏了三百株植物,其中茂盛的是蒔梀。我并不追求鵷鶵的果實,只是希望一切能夠順利完成。在園中留出一個空地,用來砍伐木材建造構架。五棵楸樹從東都運來,被我砍伐并用來圍繞屋檐順流而下。老來我厭倦了世俗的言語,深深地躺在塞門竇中。我贖回了魚兒與它們一起游泳,喂養的鳥兒看起來跟從前一樣。我獨自承擔了邀請子弟的責任,商議終將涵蓋整個宇宙。我還期待著春天的長久,黃鸝在清晨嬉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王安石的親身經歷為背景,描繪了他在鍾山南邊建造園囿的情景。詩人通過對園囿的建設和生活瑣事的描寫,表達了他對自然環境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詩中的園囿被詩人視為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場所,他修建廬舍、挖掘池塘、種植植物,創造出一片美麗寧靜的環境。詩人不追求物質的成就,只是希望一切能順利完成,強調了對安寧和平靜生活的追求。
詩中的魚兒和鳥兒成為詩人與自然親近的象征,他與它們共同游泳、喂養,顯示了詩人對自然生態的關注和對生命的熱愛。
最后兩句抒發了詩人對春天和自然的期待,黃鸝的歌聲象征著春天的來臨,給人以希望和喜悅的感受。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表達了他追求內心寧靜和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感。
“斬木令結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ì yuán dù
示元度
jīn nián zhōng shān nán, suí fēn zuò yuán yòu.
今年鍾山南,隨分作園囿。
záo chí gòu wú lú, bì shuǐ hán kě shù.
鑿池構吾廬,碧水寒可漱。
gōu xī gù dīng zhuàng, dān tǔ wèi péi lǒu.
溝西雇丁壯,擔土為培塿。
fú shū sān bǎi zhū, shí sù zuì gāo mào.
扶疏三百株,蒔梀最高茂。
bù qiú yuān chú shí, dàn qǔ yì chéng jiù.
不求鵷鶵實,但取易成就。
zhōng kōng yī zhàng dì, zhǎn mù lìng jié gòu.
中空一丈地,斬木令結構。
wǔ qiū dōng dōu lái, zhǔ yǐ rào yán liū.
五楸東都來,斸以遶檐溜。
lǎo lái yàn shì yǔ, shēn wò sāi mén dòu.
老來厭世語,深臥塞門竇。
shú yú yǔ zhī yóu, wèi niǎo jiàn rú jiù.
贖魚與之游,喂鳥見如舊。
dú dāng yāo zhī zǐ, shāng lüè zhōng yǔ zhòu.
獨當邀之子,商略終宇宙。
gèng dài chūn rì zhǎng, huáng lí nòng qīng zhòu.
更待春日長,黃鸝弄清晝。
“斬木令結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