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如君豈久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時論如君豈久孤”全詩
未駕朱轓辭輦轂,卻分金節佐均輸。
人才自古常難得,時論如君豈久孤。
去去便看歸奏計,莫嗟行路有崎嶇。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送王詹叔利州路運判》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王詹叔利州路運判》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王孫舊讀五車書,
手把山陽太守符。
未駕朱轓辭輦轂,
卻分金節佐均輸。
人才自古常難得,
時論如君豈久孤。
去去便看歸奏計,
莫嗟行路有崎嶇。
詩意:
這首詩詞是王安石送給他的朋友王詹叔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王詹叔升遷的祝福和鼓勵,同時也抒發了對人才難得、行路坎坷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詞的前兩句描述了王詹叔曾經勤奮讀書,成為了山陽太守,并且手握著太守的印符,象征著他的權力和責任。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王詹叔尚未乘坐朱轓(古代官員的車輛)離開宮廷,卻被調到利州擔任路運判官,成為了金節佐均輸(指揮官員、兵馬的官職),這表示他的職位得到了提升。
詩的下半部分,王安石表達了對人才稀缺的觀感,認為人才自古以來就很難得,而像王詹叔這樣的人才不應該孤獨無助,應該受到時論的贊譽和支持。
最后兩句是王安石對王詹叔的勸告,他鼓勵王詹叔去看望上級官員并向他們呈報工作,并表示不要為行路中的困難和坎坷而懊悔。
整首詩詞通過對王詹叔的贊美和鼓勵,表達了對人才的珍惜和對艱難險阻的勇往直前的態度。它展示了王安石作為政治家和文學家的風范,同時也體現了宋代士人勵志奮發的精神。
“時論如君豈久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áng zhān shū lì zhōu lù yùn pàn
送王詹叔利州路運判
wáng sūn jiù dú wǔ chē shū, shǒu bà shān yáng tài shǒu fú.
王孫舊讀五車書,手把山陽太守符。
wèi jià zhū fān cí niǎn gǔ, què fēn jīn jié zuǒ jūn shū.
未駕朱轓辭輦轂,卻分金節佐均輸。
rén cái zì gǔ cháng nán de, shí lùn rú jūn qǐ jiǔ gū.
人才自古常難得,時論如君豈久孤。
qù qù biàn kàn guī zòu jì, mò jiē xíng lù yǒu qí qū.
去去便看歸奏計,莫嗟行路有崎嶇。
“時論如君豈久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