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合菑川舉國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正合菑川舉國推”全詩
未應谷口終身隱,正合菑川舉國推。
握手百憂空往事,還家一笑即芳時。
柘岡定有辛夷發,亦見東風使我知。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送彥珍》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彥珍》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挾策窮鄉滿鬢絲,
陂田荒盡豈嘗窺。
未應谷口終身隱,
正合菑川舉國推。
握手百憂空往事,
還家一笑即芳時。
柘岡定有辛夷發,
亦見東風使我知。
中文譯文:
攜帶官方文書,我窮困的家鄉已滿是白發,
荒涼的田地從未有過豐收的希望。
我未曾應聘到貴地的谷口,卻終生隱藏于此,
正是因為我適合被全國所推崇的菑川(地名)。
握手時,百種憂愁都成了往事,
回到家中時,一笑間即是芳華時刻。
柘山(地名)定會開放出美麗的辛夷花,
也正如我看到東風吹來的消息所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寫給彥珍的送別詩。王安石在詩中表達了自己的境遇和對彥珍的祝福。
詩中描繪了王安石身處困境的景象,他攜帶著官方文書,滿頭白發,家鄉的田地荒涼,久未有收獲的希望。他沒有得到谷口(指高官顯貴的地位),卻寧愿隱藏于此。這里的菑川是指一個貴地,他認為自己適合被全國所推崇。王安石通過這種寫實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和對現實的反思。
然而,詩的后半部分轉折明朗。握手之際,過去的憂愁已成往事,回到家中時,一笑間即是芳華時刻。這里的柘山是一個美麗的地方,辛夷花象征著美好和繁榮,王安石預言了柘山將會開放出美麗的辛夷花。他同時表示,他從東方的風中獲得了一些消息,使他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信心。
整首詩通過對王安石個人經歷的描寫,展示了他對社會和政治現實的思考,并表達了對彥珍的祝愿和對美好未來的期許。
“正合菑川舉國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àn zhēn
送彥珍
xié cè qióng xiāng mǎn bìn sī, bēi tián huāng jǐn qǐ cháng kuī.
挾策窮鄉滿鬢絲,陂田荒盡豈嘗窺。
wèi yīng gǔ kǒu zhōng shēn yǐn, zhèng hé zāi chuān jǔ guó tuī.
未應谷口終身隱,正合菑川舉國推。
wò shǒu bǎi yōu kōng wǎng shì, huán jiā yī xiào jí fāng shí.
握手百憂空往事,還家一笑即芳時。
zhè gāng dìng yǒu xīn yí fā, yì jiàn dōng fēng shǐ wǒ zhī.
柘岡定有辛夷發,亦見東風使我知。
“正合菑川舉國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