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紛紛夢寐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往事紛紛夢寐中”全詩
邂逅故人恩意在,低徊今日笑言同。
看吹陌上楊花滿,忽憶巖前蕙帳空。
亦見桐鄉諸父老,為傳衰颯病春風。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送遜師歸舒州》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遜師歸舒州》
山川相對一悲翁,
往事紛紛夢寐中。
邂逅故人恩意在,
低徊今日笑言同。
看吹陌上楊花滿,
忽憶巖前蕙帳空。
亦見桐鄉諸父老,
為傳衰颯病春風。
中文譯文:
兩山相對,有個悲翁,
過去的事情紛紛在夢里。
偶然遇見了故友,感激之情仍在,
低聲徘徊,今天的笑談相同。
看著路旁揚花盛開,
忽然想起了巖前的空虛。
也看到故鄉的諸位老人,
為了傳承衰頹,受了春風的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作品,描繪了一個悲翁追憶往事的情景。詩中通過山川相對的景象,表達了悲翁內心的孤寂和憂傷。他回憶起過去的種種經歷,在夢中不斷浮現,讓他感到無比沉重。
然而,悲翁在旅途中偶然遇見了一位故友,使他感到欣慰和感激。他們一起回憶過去,分享笑談,化解了悲翁內心的孤獨。
詩中也描繪了春天的景象,路旁的楊花飄揚,給人一種繁榮盛世的感覺。然而,這景象卻使悲翁突然回憶起過去的事情,他思念著過去在巖前的蕙帳,如今卻是空虛一片。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故鄉桐鄉的思念和憂慮。他看到了桐鄉的父老們,他們為了傳承衰頹的事業,承受著春風的病態。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故鄉的憂心忡忡,擔心衰頹和變遷。
整首詩以悲翁的視角,通過回憶和對比的手法,表達了對過去的留戀和對現實的無奈。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情感抒發相結合,展示了王安石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思想深度。
“往事紛紛夢寐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ùn shī guī shū zhōu
送遜師歸舒州
shān chuān xiāng duì yī bēi wēng, wǎng shì fēn fēn mèng mèi zhōng.
山川相對一悲翁,往事紛紛夢寐中。
xiè hòu gù rén ēn yì zài, dī huí jīn rì xiào yán tóng.
邂逅故人恩意在,低徊今日笑言同。
kàn chuī mò shàng yáng huā mǎn, hū yì yán qián huì zhàng kōng.
看吹陌上楊花滿,忽憶巖前蕙帳空。
yì jiàn tóng xiāng zhū fù lǎo, wèi chuán shuāi sà bìng chūn fēng.
亦見桐鄉諸父老,為傳衰颯病春風。
“往事紛紛夢寐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