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紅歸欲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岸紅歸欲稠”全詩
晴沙上屐輕,暖水隨帆遠。
吹波戲魚動,掠葉飛禽返。
著意覓幽蹊,桃花悞劉阮。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次韻舍弟江上》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舍弟江上》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岸紅歸欲稠,
渚綠合猶晚。
晴沙上屐輕,
暖水隨帆遠。
吹波戲魚動,
掠葉飛禽返。
著意覓幽蹊,
桃花悞劉阮。
中文譯文:
河岸的紅色歸來欲濃密,
水中的綠色合而不早。
晴天下,沙灘上屐輕輕,
溫暖的水隨著帆遠去。
吹動波浪,嬉戲的魚兒動起來,
掠過樹葉的飛禽返回。
用心尋找幽靜的小徑,
桃花與劉阮紛亂交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江邊春日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感受。詩人通過描寫岸邊的紅色和水中的綠色,展示了春天的盛景即將到來,但還未達到最濃烈的時刻。晴天下,沙灘上的腳步輕盈,溫暖的水隨著船帆遠去,給人以寧靜和愉悅的感受。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水中的魚兒嬉戲和飛禽掠過樹葉的場景,展示了大自然中生機勃勃的景象。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尋求幽靜小徑的用心,但桃花和劉阮的紛亂卻干擾了他的心志,可能意味著外界的喧囂和紛擾令人難以專注于內心的寧靜。
整首詩寫景細膩,運用了豐富的色彩與意象,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敏銳感知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同時,通過描繪桃花和劉阮的紛亂,也表達了對現實生活中喧囂和紛擾的感嘆。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展示了王安石獨特的詩歌才華。
“岸紅歸欲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shè dì jiāng shàng
次韻舍弟江上
àn hóng guī yù chóu, zhǔ lǜ hé yóu wǎn.
岸紅歸欲稠,渚綠合猶晚。
qíng shā shàng jī qīng, nuǎn shuǐ suí fān yuǎn.
晴沙上屐輕,暖水隨帆遠。
chuī bō xì yú dòng, lüè yè fēi qín fǎn.
吹波戲魚動,掠葉飛禽返。
zhe yì mì yōu qī, táo huā wù liú ruǎn.
著意覓幽蹊,桃花悞劉阮。
“岸紅歸欲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