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客來不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二客來不速”全詩
攝衣負朝暄,一笑皆捧腹。
逍遙煙中策,放浪塵外躅。
晤言或世聞,誰謂非絕俗。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和耿天騭同游定林》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耿天騭同游定林》
道人深閉門,
二客來不速。
攝衣負朝暄,
一笑皆捧腹。
逍遙煙中策,
放浪塵外躅。
晤言或世聞,
誰謂非絕俗。
中文譯文:
道士深深地閉上門,
兩位客人突然來訪。
掛起衣服,背負著早晨的溫暖,
他們的笑聲讓人捧腹大笑。
在煙霧中享受自由自在的計劃,
在塵埃之外放縱自己。
他們的對話或許會流傳于世,
有誰能說他們并非尋常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作品,描述了一位道士與兩位客人一同游覽定林的情景。
首先,詩中的道人閉門深居,平日不愿與他人交往,但卻突然迎來了兩位客人的到訪。這種意外的相遇使得他的生活發生了變化,也展示了人際交往的喜悅和驚喜。
其次,詩中描繪了道人與客人們在定林中逍遙自在、盡情放縱的情景。他們在煙霧中自由地謀劃著各種計劃,超脫塵世的束縛,追求內心的自由與快樂。
最后,詩人提到他們的對話或許會成為世人傳頌的佳話,表達了對這種非凡經歷的認可和珍視。他們的行為與言談被認為并非尋常,突破了常規的桎梏,展現了一種不拘一格的生活態度。
整首詩以輕松幽默的筆調描繪了道人與客人們的同游定林的經歷,表達了對自由、快樂和非凡生活的向往。它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帶來的喜悅,以及超越世俗束縛的追求和價值。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中具有獨特的風格,展示了王安石嫻熟的寫作技巧和對生活的獨到見解。
“二客來不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gěng tiān zhì tóng yóu dìng lín
和耿天騭同游定林
dào rén shēn bì mén, èr kè lái bù sù.
道人深閉門,二客來不速。
shè yī fù cháo xuān, yī xiào jiē pěng fù.
攝衣負朝暄,一笑皆捧腹。
xiāo yáo yān zhōng cè, fàng làng chén wài zhú.
逍遙煙中策,放浪塵外躅。
wù yán huò shì wén, shuí wèi fēi jué sú.
晤言或世聞,誰謂非絕俗。
“二客來不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