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拂且薄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棕拂且薄陋”全詩
不堪代白羽,有足除蒼蠅。
熒熒金錯刀,擢擢朱絲繩。
非獨顏色好,亦用顧盼稱。
吾老抱疾病,家貧臥炎蒸。
咂膚倦撲滅,賴爾甘服膺。
物微世競棄,義在誰肯征。
三歲清秋至,未敢闕緘藤。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棕拂子》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棕拂子》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描寫了一種簡樸的棕拂子,并以此來表達詩人對于尋找能力和意義的追求。
棕拂子形態簡陋,但詩人認為它也有自己的作用。雖然不如代白羽(高貴的扇子),但它卻有能力驅趕蒼蠅。詩中還提到了金色的刀、紅繩,這些物件不僅在外觀上美麗,而且有實際的使用價值。它們不僅具有外表上的優美,還有實用的功效。
詩人表達了自己老病困擾、家境貧寒的心境,但他并不因此而放棄追求真理的決心。他感嘆物質生活雖微,但仍有一些人追求義理的精神。他以三歲秋天來比喻自己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還不夠成熟,但他決不會放棄,并表示還不敢拋棄寫作這種途徑。
這首詩通過簡單的描寫,寓意深刻。未能達到外表華麗的東西也有自己的價值,并且在追求真理和義理的過程中,堅持不懈是非常重要的。這首詩體現了杜甫一貫的為人民寫詩的初衷和堅持。
“棕拂且薄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ōng fú zi
棕拂子
zōng fú qiě báo lòu, qǐ zhī shēn xiào néng.
棕拂且薄陋,豈知身效能。
bù kān dài bái yǔ, yǒu zú chú cāng yíng.
不堪代白羽,有足除蒼蠅。
yíng yíng jīn cuò dāo, zhuó zhuó zhū sī shéng.
熒熒金錯刀,擢擢朱絲繩。
fēi dú yán sè hǎo, yì yòng gù pàn chēng.
非獨顏色好,亦用顧盼稱。
wú lǎo bào jí bìng, jiā pín wò yán zhēng.
吾老抱疾病,家貧臥炎蒸。
zā fū juàn pū miè, lài ěr gān fú yīng.
咂膚倦撲滅,賴爾甘服膺。
wù wēi shì jìng qì, yì zài shuí kěn zhēng.
物微世競棄,義在誰肯征。
sān suì qīng qiū zhì, wèi gǎn quē jiān téng.
三歲清秋至,未敢闕緘藤。
“棕拂且薄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