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錮黨紛紛果是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錮黨紛紛果是非”全詩
可憐竇武陳蕃輩,欲與天爭漢鼎歸。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讀後漢書》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讀後漢書》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中文譯文:
錮黨紛紛果是非,
當時高士見精微。
可憐竇武陳蕃輩,
欲與天爭漢鼎歸。
詩意解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寫于宋代的作品,題目為《讀後漢書》。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于歷史上權力斗爭的觸動和感慨。詩的開篇寫到“錮黨紛紛果是非”,指的是漢代的錮黨之禍,即董卓篡位后對持不同政見者的打壓,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的紛爭和是非。接著,詩中提到“當時高士見精微”,這里的高士指的是那些有見識和才華的人,他們在那個混亂的時代中看清了真相和內情。第三句“可憐竇武陳蕃輩”,描述了那些受到冤屈和犧牲的人,他們渴望能夠與天爭奪漢朝的統治權,希望能夠讓漢朝的鼎立歸還正統。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歷史事件的回顧和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當時權力斗爭和社會混亂的思考和感慨。錮黨之禍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黑暗時期,王安石通過詩詞將這段歷史反映出來,同時也表達了對于受害者的同情和對于正義的向往。詩中的高士形象凸顯了對于智慧和見識的崇尚,他們能夠看清現實,洞察時局。最后一句“欲與天爭漢鼎歸”表達了對于權力的向往和對于改變現狀的渴望,也展現了作者的政治抱負和對于社會的期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歷史事件的抒發,讓讀者在品味詩意的同時也對歷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錮黨紛紛果是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hòu hàn shū
讀後漢書
gù dǎng fēn fēn guǒ shì fēi, dāng shí gāo shì jiàn jīng wēi.
錮黨紛紛果是非,當時高士見精微。
kě lián dòu wǔ chén fān bèi, yù yǔ tiān zhēng hàn dǐng guī.
可憐竇武陳蕃輩,欲與天爭漢鼎歸。
“錮黨紛紛果是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