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相知非淺丈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骨相知非淺丈夫”全詩
獨斡斗杓環帝座,親扶日轂上天衢。
鋤耰萬里山無盜,袞繡三朝國有儒。
爽氣忽隨秋露盡,但留陳跡在龜趺。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忠獻韓公挽辭二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忠獻韓公挽辭二首》
中文譯文:
心期自與眾人殊,
骨相知非淺丈夫。
獨斡斗杓環帝座,
親扶日轂上天衢。
鋤耰萬里山無盜,
袞繡三朝國有儒。
爽氣忽隨秋露盡,
但留陳跡在龜趺。
詩意:
這首詩是王安石寫給忠獻韓公的挽辭,表達了對韓公忠誠賢德的贊美和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韓公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以及他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
賞析:
這首詩以韓公為主題,通過對他的贊頌和回憶,展示了他在政治和文化領域的卓越貢獻。下面是對每個句子的詳細解析:
心期自與眾人殊,
骨相知非淺丈夫。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韓公內心高尚的評價,認為他的心志與常人迥異,韓公的品德和才華非同尋常。
獨斡斗杓環帝座,
親扶日轂上天衢。
這兩句描繪了韓公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職責。"斡斗杓"是指掌控國家大權,"環帝座"表示他的地位高聳,"扶日轂上天衢"則意味著他在朝廷中扶持皇帝,引導國家的軌跡。
鋤耰萬里山無盜,
袞繡三朝國有儒。
這兩句表達了韓公在治理國家方面的杰出成就。"鋤耰萬里山無盜"形象地描繪了他對國家的清廉治理,"袞繡三朝國有儒"表示他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貢獻,使得國家充滿了儒風。
爽氣忽隨秋露盡,
但留陳跡在龜趺。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韓公的思念之情。"爽氣忽隨秋露盡"意味著韓公的氣息已經消散,不再存在,"但留陳跡在龜趺"表示他的功績和足跡永存于世,成為后人學習的榜樣。
這首詩通過優美的辭藻和崇高的情感,向忠獻韓公致以深深的敬意,并展示了他在政治、教育和文化上的卓越貢獻。
“骨相知非淺丈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xiàn hán gōng wǎn cí èr shǒu
忠獻韓公挽辭二首
xīn qī zì yǔ zhòng rén shū, gǔ xiāng zhī fēi qiǎn zhàng fū.
心期自與眾人殊,骨相知非淺丈夫。
dú wò dòu biāo huán dì zuò, qīn fú rì gǔ shàng tiān qú.
獨斡斗杓環帝座,親扶日轂上天衢。
chú yōu wàn lǐ shān wú dào, gǔn xiù sān cháo guó yǒu rú.
鋤耰萬里山無盜,袞繡三朝國有儒。
shuǎng qì hū suí qiū lù jǐn, dàn liú chén jī zài guī fū.
爽氣忽隨秋露盡,但留陳跡在龜趺。
“骨相知非淺丈夫”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