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治時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人治時難”全詩
冥冥取南北,豈以食為累。
咨予愁病軀,樸鄙人所戲。
無人治時難,量力當自棄。
豈知塞上霜,飄然亦何事。
高堂已白發,愛日負明義。
悲風吹平原,秣馬聊一愒。
含懷孰與語,仰屋思漢喟。
孟母知身從,萊妻恥人制。
一肉儻易謀,萬鍾非得計。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愛日》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愛日》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愛日
雁生陰沙春,
冬息陽海澨。
冥冥取南北,
豈以食為累。
咨予愁病軀,
樸鄙人所戲。
無人治時難,
量力當自棄。
豈知塞上霜,
飄然亦何事。
高堂已白發,
愛日負明義。
悲風吹平原,
秣馬聊一愒。
含懷孰與語,
仰屋思漢喟。
孟母知身從,
萊妻恥人制。
一肉儻易謀,
萬鍾非得計。
中文譯文:
鴻雁在陰沙的春天孕育,
冬天息息陽光的海澨。
迷迷蒙蒙地取南北,
難道以食物為負擔?
請問我這憂愁的病軀,
被平庸的人所嘲笑。
沒有人治理時局艱難,
應該按自身能力舍棄。
怎會知道塞外已是寒霜,
飄然而至又有何事?
高堂已是白發蒼蒼,
愛國的日子卻背負明義。
哀怨的風吹拂平原,
我騎馬也只能一愒。
心中含懷何人能言語,
仰望屋頂思嘆漢朝。
孟母知道兒子成材是從自己開始,
萊妻恥笑丈夫受人制約。
一塊肉雖然容易謀劃,
萬鐘黃金卻非得計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王安石對時局的憂愁和對個人處境的思考。詩中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個人感受的表達,傳達了作者對社會現狀的不滿和對個人命運的疑問。
詩的前兩句表達了春天的陰沙和冬天的陽光,暗喻著社會的陰暗和光明。接下來的兩句以迷迷蒙蒙、難道以食物為負擔的方式,質疑了社會分配不公和人們對物質利益的過度追求。
接著,詩人以自己的身份和感受為切入點,表達了對時局的憂愁和對個人處境的無奈。作者感嘆沒有人治理時局艱難,只能根據自身能力選擇放棄一些事物。這種無奈和無力的現實感,在塞外寒霜和自己白發蒼蒼的對比中更加凸顯。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悲風吹拂平原和騎馬一愒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哀怨和對過去的思念。詩中提到孟母和萊妻,分別代表了孝道和婦德的理念。最后兩句以一塊肉和萬鐘黃金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現實利益和個人價值的思考,暗示了在復雜的社會中,個人的選擇和取舍并非容易。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意象,抒發了作者對時局和個人命運的痛苦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描繪,詩詞展示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個人價值的思考。同時,詩中蘊含了對孝道、婦德等傳統價值觀的反思,呈現了王安石獨特的思想觀點和情感表達。整首詩以含蓄而深沉的方式,引發讀者對于社會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和共鳴。
“無人治時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ài rì
愛日
yàn shēng yīn shā chūn, dōng xī yáng hǎi shì.
雁生陰沙春,冬息陽海澨。
míng míng qǔ nán běi, qǐ yǐ shí wèi lèi.
冥冥取南北,豈以食為累。
zī yǔ chóu bìng qū, pǔ bǐ rén suǒ xì.
咨予愁病軀,樸鄙人所戲。
wú rén zhì shí nán, liàng lì dāng zì qì.
無人治時難,量力當自棄。
qǐ zhī sāi shàng shuāng, piāo rán yì hé shì.
豈知塞上霜,飄然亦何事。
gāo táng yǐ bái fà, ài rì fù míng yì.
高堂已白發,愛日負明義。
bēi fēng chuī píng yuán, mò mǎ liáo yī kài.
悲風吹平原,秣馬聊一愒。
hán huái shú yǔ yǔ, yǎng wū sī hàn kuì.
含懷孰與語,仰屋思漢喟。
mèng mǔ zhī shēn cóng, lái qī chǐ rén zhì.
孟母知身從,萊妻恥人制。
yī ròu tǎng yì móu, wàn zhōng fēi děi jì.
一肉儻易謀,萬鍾非得計。
“無人治時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