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肉大酒徒相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肥肉大酒徒相要”全詩
劍南歲月不可度,邊頭公卿仍獨驕。
費心姑息是一役,肥肉大酒徒相要。
嗚呼古人已糞土,獨覺志士甘漁樵。
況我飄轉無定所,終日戚戚忍羈旅。
秋宿霜溪素月高,喜得與子長夜語。
東游西還力實倦,從此將身更何許。
知子松根長茯苓,遲暮有意來同煮。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嚴氏溪放歌行(溪在閬州東百馀里)》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嚴氏溪放歌行(溪在閬州東百馀里)》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詩人以溪水為背景,表達了自己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志士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天下的甲馬還沒有完全銷毀,
豈能避免溝壑漂流不息。
劍南的歲月無法計算,
邊頭的公卿仍然自負。
費盡心思去安撫他們,
肥肉和美酒只是他們的要求。
唉,古人已經成了塵土,
只有志士甘愿過漁樵的生活。
何況我漂泊無定所,
整日里忍受著羈旅之苦。
秋天宿落在霜溪邊,
高高的素月照亮了我的喜悅。
東游西歸已經勞累不堪,
從此以后,我將何去何從。
知道你是松樹的根長茯苓,
晚年有心和你一起煮飯。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志士的贊美。詩中提到了天下的甲馬未盡銷,暗指戰亂不斷,社會動蕩。劍南歲月不可度,邊頭公卿獨驕,反映了時局的混亂和統治者的自負。詩人費盡心思去安撫他們,但他們只追求享樂,不思進取。詩人對古人的贊美,表達了自己對志士的敬佩和羨慕。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困境和對未來的迷茫,但他愿意與知己共度晚年。整首詩以溪水為背景,喻示了詩人自身的命運起伏和對世事的觀察。
“肥肉大酒徒相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 shì xī fàng gē xíng xī zài láng zhōu dōng bǎi yú lǐ
嚴氏溪放歌行(溪在閬州東百馀里)
tiān xià jiǎ mǎ wèi jǐn xiāo, qǐ miǎn gōu hè cháng piāo piāo.
天下甲馬未盡銷,豈免溝壑常漂漂。
jiàn nán suì yuè bù kě dù,
劍南歲月不可度,
biān tóu gōng qīng réng dú jiāo.
邊頭公卿仍獨驕。
fèi xīn gū xī shì yī yì, féi ròu dà jiǔ tú xiāng yào.
費心姑息是一役,肥肉大酒徒相要。
wū hū gǔ rén yǐ fèn tǔ, dú jué zhì shì gān yú qiáo.
嗚呼古人已糞土,獨覺志士甘漁樵。
kuàng wǒ piāo zhuǎn wú dìng suǒ,
況我飄轉無定所,
zhōng rì qī qī rěn jī lǚ.
終日戚戚忍羈旅。
qiū sù shuāng xī sù yuè gāo, xǐ de yǔ zǐ cháng yè yǔ.
秋宿霜溪素月高,喜得與子長夜語。
dōng yóu xī hái lì shí juàn, cóng cǐ jiāng shēn gèng hé xǔ.
東游西還力實倦,從此將身更何許。
zhī zi sōng gēn zhǎng fú líng,
知子松根長茯苓,
chí mù yǒu yì lái tóng zhǔ.
遲暮有意來同煮。
“肥肉大酒徒相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