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知圓媚難論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眾知圓媚難論報”全詩
眾知圓媚難論報,自顧窮愁敢角才。
君臥南陽惟畎畝,我行西路亦風埃。
相逢不必嗟勞事,尚欲賡歌詠起哉。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次韻答彥珍》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答彥珍》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手得封題手自開,
一篇美玉綴玫瑰。
眾知圓媚難論報,
自顧窮愁敢角才。
君臥南陽惟畎畝,
我行西路亦風埃。
相逢不必嗟勞事,
尚欲賡歌詠起哉。
中文譯文:
手拿到封皮便自己揭開,
一篇佳作像美玉鑲嵌在玫瑰上。
眾人都知道圓滑媚態難以評價,
只有自己才明白貧窮憂愁敢于斗膽表現才華。
你躺在南陽只關心田地,
我走在西方路上卻沾滿塵埃。
相遇并不需要為辛勞而嘆息,
仍然渴望繼續歌詠和吟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的作品,他是北宋時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學家。該詩是為了回答彥珍所作的詩而創作的。
詩人首先表達了自己創作詩歌的自由和自信,表示只要手中拿到封皮,就會自己揭開,自主創作。他將自己的詩比作鑲嵌在玫瑰上的美玉,形容自己的作品珍貴而美麗。
接下來,詩人談到了眾人對于圓滑媚態的贊賞,但認為這種表現很難有真正的價值和報酬。相比之下,他自己選擇直面貧窮和憂愁,并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才華。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對比自己和彥珍的生活境況,表達了兩人的不同追求。彥珍只關心田地和生活,而詩人則在旅途中沐浴塵埃,不斷追尋藝術和創作的激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相逢的慶幸和對于繼續創作的渴望。他認為相遇并不需要為辛勞而嘆息,而是應該繼續歌詠和吟詠,展開新的創作。
整首詩通過對于自我價值和追求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于創作的熱愛和堅持,以及對于自由和自信的追求。同時,通過與他人的對比,展現了詩人獨特的藝術眼光和追求的方向。
“眾知圓媚難論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dá yàn zhēn
次韻答彥珍
shǒu dé fēng tí shǒu zì kāi, yī piān měi yù zhuì méi guī.
手得封題手自開,一篇美玉綴玫瑰。
zhòng zhī yuán mèi nán lùn bào, zì gù qióng chóu gǎn jiǎo cái.
眾知圓媚難論報,自顧窮愁敢角才。
jūn wò nán yáng wéi quǎn mǔ, wǒ xíng xī lù yì fēng āi.
君臥南陽惟畎畝,我行西路亦風埃。
xiāng féng bù bì jiē láo shì, shàng yù gēng gē yǒng qǐ zāi.
相逢不必嗟勞事,尚欲賡歌詠起哉。
“眾知圓媚難論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