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紛紛未一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下紛紛未一家”全詩
東陵豈是無能者,獨傍青門手種瓜。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邵平》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邵平》
天下紛紛未一家,
販繒屠狗尚雄夸。
東陵豈是無能者,
獨傍青門手種瓜。
中文譯文:
世間紛紛各自為家,
販賣絲綢屠殺狗也夸。
東陵怎會沒有能力的人,
獨自依靠官門手種瓜。
詩意解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邵平》。詩中描繪了社會的不公和不平等現象,以及對權貴階層的諷刺。首先,作者用"天下紛紛未一家"表達了社會的分裂和不團結,人們各自為家,沒有共同的目標和利益。接著,"販繒屠狗尚雄夸"這句意味深長,販賣絲綢和屠殺狗都被認為是卑劣的職業,然而在這個社會中,這些行為卻被吹捧和夸耀,暗示了社會價值觀的扭曲和顛倒。最后兩句"東陵豈是無能者,獨傍青門手種瓜"則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反思。東陵指的是官僚集團,作者認為他們并非無能,卻選擇依附權貴階層從事瑣碎的工作,以求保持一些權力和地位。
賞析:
《邵平》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揭示了社會的不公和人們的追求權力的心態。通過對社會現象的諷刺和批判,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道德的淪喪。詩中的“販繒屠狗”被用來象征社會上的丑陋行為和道德敗壞,而“獨傍青門手種瓜”則表達了作者對于那些本有才能卻追逐虛榮和權勢的人的不屑和鄙視之情。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深刻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于真正的才能和美德的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揭示和諷刺,以及對人性的思考,展現了王安石獨特的文學才華和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它在簡潔的文字中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引發人們對社會公平和人性之美的思考。
“天下紛紛未一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píng
邵平
tiān xià fēn fēn wèi yī jiā, fàn zēng tú gǒu shàng xióng kuā.
天下紛紛未一家,販繒屠狗尚雄夸。
dōng líng qǐ shì wú néng zhě, dú bàng qīng mén shǒu zhòng guā.
東陵豈是無能者,獨傍青門手種瓜。
“天下紛紛未一家”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