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窮溪谷上通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下窮溪谷上通天”全詩
乘高欲作東南望,青壁松杉滿我前。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晏望驛釋舟走信州》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晏望驛釋舟走信州》
病起行山山更險,
下窮溪谷上通天。
乘高欲作東南望,
青壁松杉滿我前。
中文譯文:
病愈后踏上山行,山勢更加險峻,
向下穿越溪谷,向上通往天空。
登上高處欲望東南望,
青色石壁上長滿了松樹和杉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描述了作者病愈后踏上山行的經歷。詩中通過描繪山勢的險峻和溪谷的險要,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然而,作者并不氣餒,他積極向上攀登,渴望登上高處,以東南方向遠眺。在他眼前的青色石壁上,長滿了郁郁蔥蔥的松樹和杉樹。
這首詩詞通過山水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的積極向上、頑強不屈的精神。即使面臨困難和險阻,作者仍然堅持前行,尋找更高的視野和更廣闊的世界。青壁上的松杉象征著生命的力量和堅韌不拔的品質,與作者的心境相呼應。
整首詩詞簡潔明快,運用了山水意象來表達作者的心境和情感,展示了王安石的豪情壯志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下窮溪谷上通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àn wàng yì shì zhōu zǒu xìn zhōu
晏望驛釋舟走信州
bìng qǐ xíng shān shān gèng xiǎn, xià qióng xī gǔ shàng tōng tiān.
病起行山山更險,下窮溪谷上通天。
chéng gāo yù zuò dōng nán wàng, qīng bì sōng shān mǎn wǒ qián.
乘高欲作東南望,青壁松杉滿我前。
“下窮溪谷上通天”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