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嘶馬亦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嘶馬亦驕”全詩
云移銀闕角,日轉玉廊腰。
箒動川收潦,靴鳴海上潮。
舞袍沾宿潤,拜笏擁殘飄。
賜飲人何樂,歸嘶馬亦驕。
低徊但忘食,吟詠得逍遙。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和吳沖卿雪霽紫宸朝》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吳沖卿雪霽紫宸朝》
虎士開閶闔,
雞人唱九霄。
云移銀闕角,
日轉玉廊腰。
箒動川收潦,
靴鳴海上潮。
舞袍沾宿潤,
拜笏擁殘飄。
賜飲人何樂,
歸嘶馬亦驕。
低徊但忘食,
吟詠得逍遙。
中文譯文:
虎將推開宮門,
雞人高唱九霄。
云彩移動銀色宮闕的角,
太陽轉動著玉廊的腰。
掃帚攪動江水中的泥沙,
靴子鳴響海上的潮水。
舞袍沾濕了晨露,
拜禮的笏板被風吹得搖擺。
賜酒使人快樂,
歸來的戰馬也昂揚自豪。
低聲徘徊卻忘記了進食,
吟詠使人得到自由和快樂。
詩意和賞析:
這首《和吳沖卿雪霽紫宸朝》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作,描繪了雪后紫禁城中的宮廷景象和氛圍。詩人以生動的形象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自然景物與人事的交融。
詩中首句以“虎士”推開宮門,象征著王朝的權力與威嚴,而“雞人”唱起九霄之歌,展現了宮廷中的歡樂和活力。接著,詩人運用形象生動的描寫,將云彩移動、太陽轉動與宮殿中的角和腰相聯系,形成一幅宏大而華麗的景象。
第三、四句描繪了江河和海洋的氣勢,箒動川收潦、靴鳴海上潮,展示了自然界的磅礴與壯麗。接下來,舞袍沾宿潤、拜笏擁殘飄,通過物象的描寫,將宮廷氣氛與自然景色相融合,給人以寧靜、祥和之感。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宮廷生活與文學創作的熱愛和追求。賜飲使人快樂,歸嘶的戰馬也昂揚自豪,展現了宮廷中人們的享樂和豪情。詩人在宮廷中低聲徘徊,但卻忘記了進食,吟詠使他得到了自由和快樂,表達了他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和追求逍遙自在的心境。
整首詩通過對宮廷景象和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王朝的輝煌和壯麗,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于追求自由和逍遙的渴望。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和生動的形象描繪,將人與自然、宮廷與詩意相融合,展現了王安石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生活的感悟。
“歸嘶馬亦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wú chōng qīng xuě jì zǐ chén cháo
和吳沖卿雪霽紫宸朝
hǔ shì kāi chāng hé, jī rén chàng jiǔ xiāo.
虎士開閶闔,雞人唱九霄。
yún yí yín quē jiǎo, rì zhuǎn yù láng yāo.
云移銀闕角,日轉玉廊腰。
zhǒu dòng chuān shōu lǎo, xuē míng hǎi shàng cháo.
箒動川收潦,靴鳴海上潮。
wǔ páo zhān sù rùn, bài hù yōng cán piāo.
舞袍沾宿潤,拜笏擁殘飄。
cì yǐn rén hé lè, guī sī mǎ yì jiāo.
賜飲人何樂,歸嘶馬亦驕。
dī huí dàn wàng shí, yín yǒng dé xiāo yáo.
低徊但忘食,吟詠得逍遙。
“歸嘶馬亦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