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綺臨春草一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結綺臨春草一丘”全詩
奢淫自是前王恥,不到龍沈亦可羞。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辱井》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辱井》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結綺臨春草一丘,
尚殘宮井戒千秋。
奢淫自是前王恥,
不到龍沈亦可羞。
中文譯文:
春草盈綺麗,遍布一座小山。
宮殿井水仍存,警示后人千秋。
過度奢靡是前代王朝的恥辱,
即使沒有那樣的滅頂之災,也應該深感羞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以簡練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他對社會風氣衰敗的憂慮和對貪婪奢靡行為的批判。
詩中的"結綺臨春草一丘",描繪了春草絢爛的景象,以此象征著社會的繁華富庶。然而,下一句"尚殘宮井戒千秋"卻提醒后人要引以為戒,不要重蹈前人覆轍。宮井是宮殿中的水井,它的殘存象征著昔日的華麗和富裕,但同時也是對過度奢靡的警示。
接下來的兩句"奢淫自是前王恥,不到龍沈亦可羞"則批判了前代王朝的奢靡行為,并認為即使沒有那樣的滅頂之災,對于這種行為也應該感到羞恥。通過對前代王朝的反思和警示,王安石表達了對于當時社會風氣墮落和貪婪奢靡的擔憂,呼吁人們警惕并改正這種不良現象。
《辱井》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達了深刻的社會批判,表達了作者對于貪婪奢靡行為的厭惡,同時也呼喚著社會的反思與改變。它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對于后世的文人士大夫們也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結綺臨春草一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ǔ jǐng
辱井
jié qǐ lín chūn cǎo yī qiū, shàng cán gōng jǐng jiè qiān qiū.
結綺臨春草一丘,尚殘宮井戒千秋。
shē yín zì shì qián wáng chǐ, bú dào lóng shěn yì kě xiū.
奢淫自是前王恥,不到龍沈亦可羞。
“結綺臨春草一丘”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