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駕王門學者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初駕王門學者師”全詩
吹毛未識腰間劍,刺股猶藏袖里錐。
衛霍功名還有命,蘇張才氣久非時。
江尤亦見應須飲,莫放窮愁入兩眉。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酬慕容員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題目是《酬慕容員外》。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初駕王門學者師,
晚漂湖海眾人悲。
吹毛未識腰間劍,
刺股猶藏袖里錐。
衛霍功名還有命,
蘇張才氣久非時。
江尤亦見應須飲,
莫放窮愁入兩眉。
中文譯文:
剛成為王門學者時,得到了許多人的贊賞;
如今在湖海漂泊,眾人為我感到憂傷。
當年那把腰間的劍,我還不了解它的鋒利;
而如今我藏著一把錐子在袖子里。
衛霍雖然功名有成,但命運也不可預知;
蘇張的才氣早已過時,無法得到認可。
即使是江尤如此,也應該隨意喝酒;
不要讓貧窮的愁苦寫在眉頭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王安石對自己境遇的感慨和對時代變遷的思考。詩人在初次成為王門學者時備受贊揚,但如今卻流離失所,過著漂泊的生活,這使得許多人感到憂傷。詩人回憶起自己年輕時對劍的無知,以及如今的自我保護意識,表達了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
詩中提到了衛霍、蘇張和江尤,這些人物都是歷史上的名人,但他們的功名才氣在不同的時代得到了不同的評價。衛霍指的是衛青和霍去病,他們在漢朝時期取得了輝煌的戰功,但他們的命運也是不可預知的。蘇張則指的是蘇軾和張載,他們都是宋代文學和學術界的重要人物,但在王安石的時代,他們的才氣已經不再受到重視。江尤則是一個虛構的人物,與前兩者類似,他也應該隨意享受生活,不要讓憂愁困擾自己。
整首詩以自身經歷和歷史人物的對比來表達對人生和命運的思索,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感嘆。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巧妙的表達,展示了王安石深邃的思想和對人生的思考。
“初駕王門學者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mù róng yuán wài
酬慕容員外
chū jià wáng mén xué zhě shī, wǎn piào hú hǎi zhòng rén bēi.
初駕王門學者師,晚漂湖海眾人悲。
chuī máo wèi shí yāo jiān jiàn, cì gǔ yóu cáng xiù lǐ zhuī.
吹毛未識腰間劍,刺股猶藏袖里錐。
wèi huò gōng míng hái yǒu mìng, sū zhāng cái qì jiǔ fēi shí.
衛霍功名還有命,蘇張才氣久非時。
jiāng yóu yì jiàn yīng xū yǐn, mò fàng qióng chóu rù liǎng méi.
江尤亦見應須飲,莫放窮愁入兩眉。
“初駕王門學者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