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隙中看裊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影隙中看裊裊”全詩
花影隙中看裊裊,車音墻外去轔轔。
相逢豈少佳公子,一醉何妨薄主人。
只向東風邀載酒,定知無奈帝城春。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酬吳仲庶小園之句》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酬吳仲庶小園之句》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舊年臺榭掃流塵,
職閉朱門歲又新。
花影隙中看裊裊,
車音墻外去轔轔。
相逢豈少佳公子,
一醉何妨薄主人。
只向東風邀載酒,
定知無奈帝城春。
中文譯文:
過去,庭院的亭臺被清掃得干凈,塵土飛揚,
職責使然,紅門歲月又一次更新。
花影在縫隙中搖曳,
車輛的轟鳴聲從墻外傳來。
相遇的可不僅僅是少年才俊,
我愿意醉倒在貧寒的主人家中。
只是向東風邀請攜酒而來,
必然知道無法擺脫帝都的春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的《酬吳仲庶小園之句》,表達了對友人吳仲庶小園的回應和感嘆。詩中通過描繪庭院的景象,展現了歲月更迭中的變化和生活的富足。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庭院的變化,過去的臺榭被清掃得干凈,新的一年開始,紅門又迎來了新的歲月。這里通過庭院的變化隱喻著人生的變遷和歲月的更替。
接下來的兩句描繪了庭院中的景象,花影在縫隙中輕盈地搖曳,車輛的轟鳴聲從墻外傳來。這里通過花影和車音的形象描繪,表現了富足的生活和繁忙的城市生活。
最后兩句是作者對友人的回應和感嘆。作者說相遇的人不僅僅是才俊佳公子,他愿意醉倒在貧寒的主人家中,表達了對友情和真實生活的珍視。而最后一句則表示,盡管作者渴望遠離喧囂,享受自然和自由,但他深知自己無法逃離帝都的喧囂和繁華。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庭院的景象和生活的變化,通過對友情和現實的思考,表達了對真實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的無奈,展現了王安石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花影隙中看裊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wú zhòng shù xiǎo yuán zhī jù
酬吳仲庶小園之句
jiù nián tái xiè sǎo liú chén, zhí bì zhū mén suì yòu xīn.
舊年臺榭掃流塵,職閉朱門歲又新。
huā yǐng xì zhōng kàn niǎo niǎo, chē yīn qiáng wài qù lín lín.
花影隙中看裊裊,車音墻外去轔轔。
xiāng féng qǐ shǎo jiā gōng zǐ, yī zuì hé fáng báo zhǔ rén.
相逢豈少佳公子,一醉何妨薄主人。
zhǐ xiàng dōng fēng yāo zài jiǔ, dìng zhī wú nài dì chéng chūn.
只向東風邀載酒,定知無奈帝城春。
“花影隙中看裊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