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蕊漫知紅簌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新蕊漫知紅簌簌”全詩
樹林隱翳燈含霧,河漢欹斜月墜空。
新蕊漫知紅簌簌,舊山常夢直叢叢。
賞心樂事須年少,老去應無日再中。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季春上旬苑中即事》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季春上旬苑中即事》
輦路行看斗柄東,
簾垂殿閣轉春風。
樹林隱翳燈含霧,
河漢欹斜月墜空。
新蕊漫知紅簌簌,
舊山常夢直叢叢。
賞心樂事須年少,
老去應無日再中。
中文譯文:
輦路上行,看見斗柄的東方,
簾帷垂下,殿閣轉動著春風。
樹林隱約,燈籠里含著霧氣,
天河傾斜,月亮墜向空中。
新的花蕊漫不知道已經紅得滿枝簌簌,
舊山常常在夢中直立叢叢。
欣賞的心情和快樂的事物應該在年少時去體驗,
老去之后可能再也無法再次經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作,描述了春天上旬的景色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
詩的開篇寫道輦路行,指的是皇帝乘坐御輦行進的路程,斗柄東方則表示朝陽的方向。這里通過皇帝行進的場景,將春天的氛圍與皇宮的壯麗景色相結合,展現出春光的美好。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色:簾垂殿閣轉春風。簾垂表示春風吹動下帷幕的場景,殿閣轉動則是對春風的形象描寫,將春風的婉轉輕盈與宮殿的華麗景觀相融合,展現出春天的生機和活力。
接下來的兩句寫出了樹林和天河的景色:樹林隱翳燈含霧,河漢欹斜月墜空。樹林隱約,燈籠含霧,給人一種朦朧的感覺,增加了春天的神秘和浪漫氣氛。而河漢傾斜,月亮墜空,則是對春夜的描寫,將月亮的傾斜和墜落與夜空的廣闊相對照,展現出春夜的寧靜和美麗。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春花和舊山的景色:新蕊漫知紅簌簌,舊山常夢直叢叢。新蕊漫知紅簌簌,描繪了春花的盛開景象,新的花蕊紅得滿枝簌簌,給人一種鮮艷綻放的感覺。舊山常夢直叢叢,則是對回憶的描寫,舊山在夢中依然直立叢叢,表達了對往昔時光的思念和懷舊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年少時光的思考:賞心樂事須年少,老去應無日再中。詩人認為賞心樂事應該在年輕時去享受,因為老去之后可能再也無法再次經歷,暗示了時光的不可逆轉和珍惜年輕時光的重要性。
這首詩詞《季春上旬苑中即事》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作,描繪了春天上旬苑中的景色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
詩中通過描寫皇帝行進的輦路和朝陽的方向,展現了春光的美好。接著,詩人以帷簾垂下、殿閣轉動的方式,將春風與宮殿的壯麗景色相結合,表達了春天的生機和活力。
詩中還描繪了樹林隱約、燈籠含霧的景象,給人一種朦朧的感覺,增添了春天的神秘和浪漫氛圍。而河漢傾斜、月亮墜空,則展示了春夜的寧靜和美麗。
詩人用“新蕊漫知紅簌簌,舊山常夢直叢叢”表達了春花盛開和對往昔時光的懷念。新的花蕊紅得滿枝簌簌,給人以絢麗的視覺感受;而舊山在夢中依然直立叢叢,表達了對過去記憶的深切思念。
最后兩句“賞心樂事須年少,老去應無日再中”則寄托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思考。詩人認為享受賞心樂事應該在年輕時,因為老去之后可能無法再次體驗,強調了年輕時光的珍貴和重要性。
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年輕時光的思考,展示了王安石對自然和生活的敏感洞察和深思熟慮。
“新蕊漫知紅簌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chūn shàng xún yuàn zhōng jí shì
季春上旬苑中即事
niǎn lù xíng kàn dǒu bǐng dōng, lián chuí diàn gé zhuǎn chūn fēng.
輦路行看斗柄東,簾垂殿閣轉春風。
shù lín yǐn yì dēng hán wù, hé hàn yī xié yuè zhuì kōng.
樹林隱翳燈含霧,河漢欹斜月墜空。
xīn ruǐ màn zhī hóng sù sù, jiù shān cháng mèng zhí cóng cóng.
新蕊漫知紅簌簌,舊山常夢直叢叢。
shǎng xīn lè shì xū nián shào, lǎo qù yīng wú rì zài zhōng.
賞心樂事須年少,老去應無日再中。
“新蕊漫知紅簌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