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陪賓從此傾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陪賓從此傾觴”全詩
遠引江山來控帶,平看鷹隼去飛翔。
高蟬感耳仿妨靜,赤日焦心不廢涼。
況是使君無一事,日陪賓從此傾觴。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清風閣》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風閣》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描繪了飛夢孤起下州墻的景象,表達了勝勢崢嶸壓四方的氣勢。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清風閣
飛夢孤起下州墻,
勝勢崢嶸壓四方。
遠引江山來控帶,
平看鷹隼去飛翔。
高蟬感耳仿妨靜,
赤日焦心不廢涼。
況是使君無一事,
日陪賓從此傾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飛夢孤起下州墻的景象,表現了一種宏大壯麗的氣勢。詩中的“飛夢孤起”形容飛夢猶如孤鶴翱翔于天空,給人一種輕盈飄逸的感覺。州墻上下,勝勢崢嶸,壓迫四方,表達了一種強大的氣勢和統治力。
接下來的兩句“遠引江山來控帶,平看鷹隼去飛翔”,描繪了使君遠引江山,統御邊疆的景象,以及觀賞鷹隼翱翔的場景。這里用“遠引”一詞形容使君的威望和能力,顯示了使君的高遠胸懷和才干。
接下來的兩句“高蟬感耳仿妨靜,赤日焦心不廢涼”,通過對蟬鳴和酷熱天氣的描寫,突出了使君無一事的閑適和安逸。蟬鳴擾亂了寧靜,赤日使心煩意亂,但這些對使君來說并不成問題,反而增添了一種樂趣和休閑的氛圍。
最后兩句“況是使君無一事,日陪賓從此傾觴”,表達了使君無事可做,每天只需陪伴賓客,享受歡樂和飲酒。這里的“傾觴”指的是將酒倒滿,表示宴會歡樂的場景。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使君的威儀和勝勢,以及他的閑適和安逸的生活。同時,也表達了對宴會和歡樂的向往。整體氣氛莊重而豪放,展現了王安石獨特的文學風格和思想境界。
“日陪賓從此傾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fēng gé
清風閣
fēi mèng gū qǐ xià zhōu qiáng, shèng shì zhēng róng yā sì fāng.
飛夢孤起下州墻,勝勢崢嶸壓四方。
yuǎn yǐn jiāng shān lái kòng dài, píng kàn yīng sǔn qù fēi xiáng.
遠引江山來控帶,平看鷹隼去飛翔。
gāo chán gǎn ěr fǎng fáng jìng, chì rì jiāo xīn bù fèi liáng.
高蟬感耳仿妨靜,赤日焦心不廢涼。
kuàng shì shǐ jūn wú yī shì, rì péi bīn cóng cǐ qīng shāng.
況是使君無一事,日陪賓從此傾觴。
“日陪賓從此傾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