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海聲名二十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湖海聲名二十年”全詩
卻歸甫里無三徑,擬傍胥山就一廛。
朱轂風塵休悵望,青鞋云水且留連。
故人亦見如相問,為道方尋木雁篇。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送李璋》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李璋》
湖海聲名二十年,
尚隨鄉賦已華顛。
卻歸甫里無三徑,
擬傍胥山就一廛。
朱轂風塵休悵望,
青鞋云水且留連。
故人亦見如相問,
為道方尋木雁篇。
中文譯文:
湖海的名聲已經傳揚了二十年,
還與家鄉的賦文一樣風華絕代。
如今卻要回歸到甫里,卻沒有一條通往家門的小徑,
只好在胥山附近找一處小村落居住。
朱輪的車輛、風塵,不要多惋惜,
青鞋子踏水云,暫時停留吧。
故友也會看見我,仿佛在問候,
為了道義而尋找木雁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寫給李璋的送別之作。李璋是王安石的朋友,二十年來他在湖海間建立了很高的聲望,同時他的鄉土才華也聞名于世。然而,李璋現在決定回到他的家鄉甫里,但他發現回家的路并不順暢,沒有一條通向家門的小徑。于是,他打算在胥山附近找一處小村落安頓下來。
詩中的"朱轂風塵"和"青鞋云水"是對李璋旅途中所經歷的辛勞和風塵勞頓的描繪,作者勸告他不要過于留戀旅途的艱辛,暫時停下來,享受一下清靜的生活。同時,作者也表示自己將會去看望李璋,仿佛在問候他,共同探討道義之事。
整首詩以送別的方式表達了對李璋的祝福和思念之情。通過對旅途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友人堅持追求的贊賞,并寄托了對友誼的珍視和對道義的追求。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朋友的深情厚誼,以及對友人追求理想的支持與鼓勵,表達了離別時的深情告別和祝福之意。
“湖海聲名二十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ǐ zhāng
送李璋
hú hǎi shēng míng èr shí nián, shàng suí xiāng fù yǐ huá diān.
湖海聲名二十年,尚隨鄉賦已華顛。
què guī fǔ lǐ wú sān jìng, nǐ bàng xū shān jiù yī chán.
卻歸甫里無三徑,擬傍胥山就一廛。
zhū gǔ fēng chén xiū chàng wàng, qīng xié yún shuǐ qiě liú lián.
朱轂風塵休悵望,青鞋云水且留連。
gù rén yì jiàn rú xiāng wèn, wèi dào fāng xún mù yàn piān.
故人亦見如相問,為道方尋木雁篇。
“湖海聲名二十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