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鳴思長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悲鳴思長道”全詩
人櫪聞秋風,悲鳴思長道。
黃金作鞭轡,粲粲空外好。
人生貴得意,不必恨枯槁。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騏驥在霜野》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騏驥在霜野》
騏驥在霜野,低徊向衰草。
人櫪聞秋風,悲鳴思長道。
黃金作鞭轡,粲粲空外好。
人生貴得意,不必恨枯槁。
中文譯文:
高貴的騏驥在寒霜覆蓋的野地上,低垂頭,望著凋零的草。
人們的馬槽里傳來秋風的呼嘯聲,悲鳴的鳴叫讓人思考人生的漫長道路。
明亮的黃金做成鞭子和馬韁繩,閃閃發光,美麗如同天外之物。
人生最寶貴的是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必悲嘆時光的流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作,以描繪一匹騏驥的形象來表達對人生態度的思考和寄托。騏驥象征著高尚的品質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而霜野和衰草則象征著嚴寒和凋零。詩中,騏驥低垂頭,似乎感到沮喪和困惑,而人們的馬槽傳來秋風的呼嘯聲,使它更加悲鳴,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
然而,詩的后半部分帶來了轉折,黃金制成的鞭子和馬韁繩閃閃發光,美麗如同天外之物,這象征著人生中追求理想和追求自我價值的重要性。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觀點:人生最寶貴的是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得到滿足,而不是為時光的流逝而感到悲傷和遺憾。
整首詩以騏驥的形象引發聯想,通過對騏驥在霜野的描繪,表達了對追求卓越和滿足的思考,既有對現實的痛苦和迷茫的揭示,又有對人生積極向上的態度的肯定。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獨特見解,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抒發情感的力量。
“悲鳴思長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í jì zài shuāng yě
騏驥在霜野
qí jì zài shuāng yě, dī huí xiàng shuāi cǎo.
騏驥在霜野,低徊向衰草。
rén lì wén qiū fēng, bēi míng sī zhǎng dào.
人櫪聞秋風,悲鳴思長道。
huáng jīn zuò biān pèi, càn càn kōng wài hǎo.
黃金作鞭轡,粲粲空外好。
rén shēng guì dé yì, bù bì hèn kū gǎo.
人生貴得意,不必恨枯槁。
“悲鳴思長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