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枝偃蹇花婀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杏枝偃蹇花婀娜”全詩
一見真謂值芳時,安知有人盤礡臝。
同朝眾史共排媢,亦欲學之無自可。
錦囊深貯幾春風,借問此木何時果。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徐熙花》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徐熙花》
徐熙丹青蓋江左,
杏枝偃蹇花婀娜。
一見真謂值芳時,
安知有人盤礡臝。
同朝眾史共排媢,
亦欲學之無自可。
錦囊深貯幾春風,
借問此木何時果。
中文譯文:
徐熙的畫作在江左地區盛名遠播,
杏枝低垂,花朵婀娜多姿。
一看見它,便認為是花中的佳作,
誰知道其中隱藏著人的感慨。
與同朝的眾多歷史學家一同評價和羨慕,
也想要學習,但難以自得。
錦囊深藏了幾許春風,
借問這棵樹何時結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人王安石的作品,描繪了一幅徐熙繪畫的景象,并表達了作者對藝術的贊美和自身的疑惑與追求。
詩中描述了徐熙的畫作在江左地區的盛名,杏枝低垂的花朵婀娜多姿,給人以美的感受。作者一見到這幅畫作,就認為它是花中的珍品,而不知道畫作中蘊含著人的心境和感嘆。
接下來,作者提到與他同朝的歷史學家們都對徐熙的畫作評價和羨慕,也想要學習,但卻難以達到徐熙的造詣。這里表達了作者對徐熙的藝術才華的贊嘆,同時也表現了自己對藝術的向往和追求,但面對徐熙的高超水平,他自嘆不如。
最后兩句借問了一棵樹何時結果,意味著作者對自身的成就和未來的期待。錦囊深藏幾許春風,暗喻著作者內心深處蘊藏了許多才華和潛力,但他不確定何時能夠實現自己的抱負。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徐熙的畫作和表達作者的情感,展現了對藝術的贊美、對自身能力的懷疑和對未來的期待,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對藝術和才華的追求和自我反省。
“杏枝偃蹇花婀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ú xī huā
徐熙花
xú xī dān qīng gài jiāng zuǒ, xìng zhī yǎn jiǎn huā ē nuó.
徐熙丹青蓋江左,杏枝偃蹇花婀娜。
yī jiàn zhēn wèi zhí fāng shí, ān zhī yǒu rén pán bó luǒ.
一見真謂值芳時,安知有人盤礡臝。
tóng cháo zhòng shǐ gòng pái mào, yì yù xué zhī wú zì kě.
同朝眾史共排媢,亦欲學之無自可。
jǐn náng shēn zhù jǐ chūn fēng, jiè wèn cǐ mù hé shí guǒ.
錦囊深貯幾春風,借問此木何時果。
“杏枝偃蹇花婀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