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歲還家壙埌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晚歲還家壙埌游”全詩
南望青山知不遠,五湖春草入扁舟。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中年》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年》
中年許國邯鄲夢,
晚歲還家壙埌游。
南望青山知不遠,
五湖春草入扁舟。
中文譯文:
中年時,我曾夢見回到自己的故鄉邯鄲,
晚年時,我又回到那墳墓附近游蕩。
望著南方的青山,我知道它并不遙遠,
五湖之間的春草蕩進了我的小舟。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中年人的內心體驗和思考。詩人王安石通過描繪自己中年時的夢境和晚年時的歸鄉之旅,表達了對人生旅程的思考和感慨。詩中表現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希望,同時也傳達了對歲月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感慨。
賞析:
《中年》這首詩以簡潔、深沉的語言表達了生命中的轉折點和對過去與未來的思考。詩人通過以邯鄲為代表的故鄉,喚起了中年時對家鄉的懷念之情。而晚年時的歸鄉之旅,則體現了對人生旅途的反思和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詩中的南望青山暗示著詩人對美好未來的向往,他明白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去追求和實現。五湖春草入扁舟的描寫,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向往。整首詩以簡短的詞句,凝練地表達了中年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待。
這首詩以其深刻的內涵和簡潔的表達方式,讓讀者在感受到詩人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慨的同時,也引發了對自己人生軌跡的思考和反思。
“晚歲還家壙埌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nián
中年
zhōng nián xǔ guó hán dān mèng, wǎn suì huán jiā kuàng làng yóu.
中年許國邯鄲夢,晚歲還家壙埌游。
nán wàng qīng shān zhī bù yuǎn, wǔ hú chūn cǎo rù piān zhōu.
南望青山知不遠,五湖春草入扁舟。
“晚歲還家壙埌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