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圣由天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將圣由天縱”全詩
聰明初四達,俊乂盡旁求。
一變前無古,三登歲有秋。
謳歌歸子啟,欽念禹功修。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神皇帝挽辭二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神皇帝挽辭二首》是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將圣由天縱,
成能與鬼謀。
聰明初四達,
俊乂盡旁求。
一變前無古,
三登歲有秋。
謳歌歸子啟,
欽念禹功修。
詩意:
這首詩詞是王安石為表達對皇帝的忠誠和對國家興盛的期望而寫的挽辭。詩中通過描繪皇帝的才智、膽略和治理能力,表達了希望皇帝能夠才高八斗、智勇雙全,能夠化解各種困難和危機,帶領國家繁榮昌盛的愿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明快的語言展示了王安石對皇帝的贊美和希望。首先,他稱皇帝為"將圣",意味著皇帝是天命所歸的圣人。接著,他表達了皇帝的才能可以與鬼神相比擬,意味著皇帝的智慧和能力超過了塵世間的一切。然后,他稱皇帝的聰明才智早已達到頂峰,俊逸之姿已經無人能及。接下來,他說皇帝的一次改革變革是前無古人的壯舉,三次登上朝廷則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帝王的成功。最后,他歌頌皇帝的治理功績,稱頌禹王的治水功績,表達了對皇帝的崇敬和對國家繁榮的期望。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皇帝才能和治理能力的贊美,展現了王安石對國家興盛的熱切期盼。這首詩詞既是一種政治上的表白,也是對皇帝的稱頌和鼓勵,同時也反映了王安石作為政治家和文學家的胸懷和抱負。
“將圣由天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én huáng dì wǎn cí èr shǒu
神皇帝挽辭二首
jiāng shèng yóu tiān zòng, chéng néng yǔ guǐ móu.
將圣由天縱,成能與鬼謀。
cōng míng chū sì dá, jùn yì jǐn páng qiú.
聰明初四達,俊乂盡旁求。
yī biàn qián wú gǔ, sān dēng suì yǒu qiū.
一變前無古,三登歲有秋。
ōu gē guī zi qǐ, qīn niàn yǔ gōng xiū.
謳歌歸子啟,欽念禹功修。
“將圣由天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