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云收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過云收嶺”全詩
清江無限好,白鳥不勝閑。
雨過云收嶺,天空月上灣。
歸鞍侵調角,回首六朝山。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江亭晚眺》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江亭晚眺》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日下崦嵫外,
秋生沆碭閑。
清江無限好,
白鳥不勝閑。
雨過云收嶺,
天空月上灣。
歸鞍侵調角,
回首六朝山。
中文譯文:
太陽下落在崦嵫山之外,
秋天在沆碭河岸生長安寧。
清澈的江水無邊無際地美好,
白鳥也忍不住陶醉其中。
雨過之后,云彩收攏在山嶺間,
天空中的月亮升起在灣曲處。
歸程的馬鞍侵入了調羹的形狀,
回首望去,六朝古都的山巒依然矗立。
詩意與賞析:
《江亭晚眺》是王安石的一首山水田園詩,通過描繪江亭晚上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寧靜和美好。
詩的開篇以日落為背景,崦嵫山位于日落的地方,暗示詩人身處偏遠的鄉間,遠離塵囂,心境寧靜。接著,詩人描述了秋天的景色,以"沆碭閑"來形容河岸的寧靜與靜謐。
接下來的兩句"清江無限好,白鳥不勝閑"描繪了江水的清澈與美麗,以及白鳥在這寧靜的環境中游弋自在的情景。這里的江水與白鳥象征著自由與寧靜的生活狀態,與現實中繁忙的世界形成鮮明對比。
詩的下半部分描繪了夜晚的景色,雨過之后,云彩收斂在山嶺間,天空中的明亮的月亮升起在江灣處,給人以靜謐祥和之感。最后兩句"歸鞍侵調角,回首六朝山"表達了詩人驅馬歸程,回首望去,遠處依然矗立著六朝古都的山巒,詩人心中充滿了對歷史的回憶和對家園的眷戀。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寧靜、自由和家園的向往。詩人以淡雅的筆觸,將大自然與人的情感相融合,給人以一種寧靜、閑適和回歸自然的美好感受。
“雨過云收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tíng wǎn tiào
江亭晚眺
rì xià yān zī wài, qiū shēng hàng dàng xián.
日下崦嵫外,秋生沆碭閑。
qīng jiāng wú xiàn hǎo, bái niǎo bù shèng xián.
清江無限好,白鳥不勝閑。
yǔ guò yún shōu lǐng, tiān kōng yuè shàng wān.
雨過云收嶺,天空月上灣。
guī ān qīn diào jiǎo, huí shǒu liù cháo shān.
歸鞍侵調角,回首六朝山。
“雨過云收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