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車上新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喪車上新壟”全詩
名與碑長在,魂隨帛暫遷。
無兒漫黃卷,有母亦朱顏。
俛仰平生事,相看一夢間。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孫君挽辭》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孫君挽辭》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中文譯文:
喪車上新壟,
哀挽轉空山。
名與碑長在,
魂隨帛暫遷。
無兒漫黃卷,
有母亦朱顏。
俛仰平生事,
相看一夢間。
詩意和賞析:
《孫君挽辭》是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它表達了對已故親人的思念和對生命的深思。
詩的開頭描述了“喪車上新壟”,這里指的是喪車駛過新挖的墳墓。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對親人的哀悼之情,形容哀挽聲回蕩在空山之間。這里的空山意味著寂靜無人的山林,增強了詩中的哀傷氛圍。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人的名字和碑文將永遠留存,但人的靈魂只能在世間暫時停留。這種對生死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生命的虛無感和對后人記憶的重視。
接著,詩中提到了無兒的悲哀,指出沒有子嗣的人如同漫卷的黃紙,沒有延續的希望。然而,即使有母親存在,母親的容顏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衰老。這里表達了對家庭和親情的思考,凸顯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幻。
最后兩句“俛仰平生事,相看一夢間”,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回顧和將來的追問。詩人低頭回憶自己平凡的一生,但這一切在相互凝視的一瞬間似乎只是一場夢。這里表達了對人生短暫和時光流逝的思考,以及對現實與虛幻之間關系的思索。
《孫君挽辭》通過對生死、家庭、時光流轉等主題的探討,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生命的珍視。詩詞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使人們感受到生命的短暫和無常,同時也引發了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
“喪車上新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ūn jūn wǎn cí
孫君挽辭
sàng chē shàng xīn lǒng, āi wǎn zhuǎn kōng shān.
喪車上新壟,哀挽轉空山。
míng yǔ bēi zhǎng zài, hún suí bó zàn qiān.
名與碑長在,魂隨帛暫遷。
wú ér màn huáng juǎn, yǒu mǔ yì zhū yán.
無兒漫黃卷,有母亦朱顏。
fǔ yǎng píng shēng shì, xiāng kàn yī mèng jiān.
俛仰平生事,相看一夢間。
“喪車上新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