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情紛可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世情紛可怪”全詩
寂寞斷音驛,徘徊愁肺肝。
世情紛可怪,旅況浩難安。
愿化東南鵠,高飛托羽翰。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沂溪懷正之》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沂溪懷正之》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故人何處所,
天角浪漫漫。
寂寞斷音驛,
徘徊愁肺肝。
世情紛可怪,
旅況浩難安。
愿化東南鵠,
高飛托羽翰。
中文譯文:
故人在何方,
天角無邊無際。
寂寞斷絕音信,
徘徊憂傷入骨。
世間紛亂難以言喻,
旅途困難重重,艱難安頓。
愿意化身為東南方的天鵝,
高飛托付羽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故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在紛亂世事中的憂愁之感。詩中以自然景物的描繪來突出詩人內心的情感。
詩的開篇,詩人問故友的所在之處,使用了形象的天角來形容無邊無際的遠方,表達了思念之情的無限延伸。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在思念中的孤獨與寂寞,音信斷絕使得心中更加憂傷,徘徊的情緒深入骨髓。
第三、四句表現了世間的紛亂和詩人旅途的艱辛。世情紛亂,讓人難以理解與適應,而詩人在旅途中遇到的困難也使他難以安頓下來。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愿望和期待。他希望能夠化身為東南方的天鵝,高飛于天空,并將自己的心情與思念托付給羽毛和筆翰,以此來宣泄內心的情感。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對故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在紛亂世事中的憂愁之感,充滿了詩人的個人感受和情緒。
“世情紛可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í xī huái zhèng zhī
沂溪懷正之
gù rén hé chǔ suǒ, tiān jiǎo làng màn màn.
故人何處所,天角浪漫漫。
jì mò duàn yīn yì, pái huái chóu fèi gān.
寂寞斷音驛,徘徊愁肺肝。
shì qíng fēn kě guài, lǚ kuàng hào nán ān.
世情紛可怪,旅況浩難安。
yuàn huà dōng nán gǔ, gāo fēi tuō yǔ hàn.
愿化東南鵠,高飛托羽翰。
“世情紛可怪”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卦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