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慚君俊少今知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慚君俊少今知我”全詩
衰根要路知難植,病羽長年欲退飛。
高論已嗟能聽少,力行還恨賦材微。
慚君俊少今知我,一見心如客得歸。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次韻酬王太祝》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酬王太祝》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安石。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塵土波瀾不自期,
飄然身與愿相違。
衰根要路知難植,
病羽長年欲退飛。
高論已嗟能聽少,
力行還恨賦材微。
慚君俊少今知我,
一見心如客得歸。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王安石的自我反思和自嘲之情。他描述了自己的志向和心愿與現實的不符,感到自己像是被塵土所掩埋,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他的才華和追求被現實所限制,感到自己的才華不被重視,行動力也無法得到發揮。他自愧才力淺薄,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懊悔。
賞析:
《次韻酬王太祝》是王安石自嘲之作,通過對自身境遇的描繪,表達了他對現實的失望和對自己才能的不滿。首句"塵土波瀾不自期"意味著他的志向像是被塵土所掩埋,無法實現。接著,他提到自己的才華被忽視,行動力受到限制,感到自己的才能微不足道。最后兩句表達了他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懊悔,同時也暗示了他對人才被埋沒的社會現象的不滿。
整首詩詞情感深沉,表達了王安石對自己境遇和時代局限的思考和反思。他以自嘲的口吻,表現出對自身境遇的無奈和對現實的不滿,體現了他作為一位思想家和政治家的獨特見解和情感體驗。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展現了王安石深刻的思想和獨特的文學風格。
“慚君俊少今知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chóu wáng tài zhù
次韻酬王太祝
chén tǔ bō lán bù zì qī, piāo rán shēn yǔ yuàn xiāng wéi.
塵土波瀾不自期,飄然身與愿相違。
shuāi gēn yào lù zhī nán zhí, bìng yǔ cháng nián yù tuì fēi.
衰根要路知難植,病羽長年欲退飛。
gāo lùn yǐ jiē néng tīng shǎo, lì xíng hái hèn fù cái wēi.
高論已嗟能聽少,力行還恨賦材微。
cán jūn jùn shǎo jīn zhī wǒ, yī jiàn xīn rú kè dé guī.
慚君俊少今知我,一見心如客得歸。
“慚君俊少今知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