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陪良友不從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忍陪良友不從容”全詩
幸有清樽堪酩酊,忍陪良友不從容。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疊翠亭》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疊翠亭》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煙籠遠浦迷芳草,
日照澄湖浸碧峰。
幸有清樽堪酩酊,
忍陪良友不從容。
中文譯文:
煙霧籠罩著遠方的港灣,使芳草變得模糊不清;
陽光照耀下,湖水倒映出青山的峰巒。
幸好有清澈的酒杯可以暢飲,
不禁與好友們一同盡情享受,毫無拘束之感。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景色和情感的交融,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友誼的珍視。煙霧籠罩遠處的港灣,使得芳草在視線中變得朦朧,而陽光下的湖水則倒映出峰巒的美麗景色。詩人幸好帶有清澈的酒杯,可以暢快地飲酒,與好友們一同歡聚,毫無束縛之感。
賞析:
《疊翠亭》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通過感知景色中的煙霧、芳草、陽光、湖水和青山,詩人展現了對大自然的細膩感知和贊美。詩中的“清樽”象征著美酒,是詩人與好友們共同享受的象征,也代表了快樂和無拘束的情感。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與好友們歡聚的心情,表示他們愿意忍受一切的困難和不便,與好友們一同分享快樂時光。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清新,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將自然景色與人情交融在一起,給人以愉悅和舒適的感受。
“忍陪良友不從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é cuì tíng
疊翠亭
yān lóng yuǎn pǔ mí fāng cǎo, rì zhào chéng hú jìn bì fēng.
煙籠遠浦迷芳草,日照澄湖浸碧峰。
xìng yǒu qīng zūn kān mǐng dǐng, rěn péi liáng yǒu bù cóng róng.
幸有清樽堪酩酊,忍陪良友不從容。
“忍陪良友不從容”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