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爾來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見爾來游”全詩
滄江天上落,明月鏡中流。
眼與魂俱斷,身依影獨留。
為憐幽興極,不見爾來游。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游賞心亭寄虔州女弟》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游賞心亭寄虔州女弟》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秀發千峰霽,
清涵萬里秋。
滄江天上落,
明月鏡中流。
眼與魂俱斷,
身依影獨留。
為憐幽興極,
不見爾來游。
中文譯文:
秀發如千峰霽,清澈如萬里秋天的水。滄江從天上降落,明月在鏡中流動。眼睛和靈魂都迷失了,只有身體依偎在影子中獨自留下。因為對幽雅的心境深感憐愛,所以無法見到你來游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寫給他的虔州妹妹的一首寄托情思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一幅優美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妹妹的思念之情。
首先,詩中描述了秀發如千峰霽,清涵如萬里秋水,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妹妹容貌的贊美。這些描繪也與作者內心對妹妹的深情相映成趣。
接著,詩中出現了滄江和明月的意象,落葉沉沉的滄江和明月倒映在鏡中流動,形成了一幅富有詩意的畫面。這種景象的描繪不僅增添了詩的美感,也表達了作者對妹妹的思念之情,使得詩中的情感更加深沉。
然后,詩中出現了眼與魂俱斷,身依影獨留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因思念之情而心神不寧,無法割舍離別之苦。作者希望妹妹能夠前來游玩,以舒緩他內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最后,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妹妹幽雅氣質的喜愛和憐愛,作者的心境沉浸在幽靜的情調之中,但卻無法見到妹妹的到來,這增添了詩中的憂思情愫。
總的來說,這首詩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妹妹的思念之情的表達,展現了作者的情感與思緒,給人以深深的感悟和思考。
“不見爾來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shǎng xīn tíng jì qián zhōu nǚ dì
游賞心亭寄虔州女弟
xiù fā qiān fēng jì, qīng hán wàn lǐ qiū.
秀發千峰霽,清涵萬里秋。
cāng jiāng tiān shàng luò, míng yuè jìng zhōng liú.
滄江天上落,明月鏡中流。
yǎn yǔ hún jù duàn, shēn yī yǐng dú liú.
眼與魂俱斷,身依影獨留。
wèi lián yōu xìng jí, bú jiàn ěr lái yóu.
為憐幽興極,不見爾來游。
“不見爾來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