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鼓吹城南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傷心鼓吹城南陌”全詩
秀鍾舊國山川氣,榮附中天日月光。
更化事功參虎變,贊元時序得金穰。
傷心鼓吹城南陌,回首新阡柏一行。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正憲吳公挽辭》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正憲吳公挽辭》
中文譯文:
尊敬的吳公,請留步。
雖然丙魏以來,有類似曹漢之道的昌盛時期,但與您相比,豈能與虞唐之人相提并論。
您的舊國山川氣候秀美,榮耀與中天的日月光輝相映成趣。
您的事功變化多端,贊美著元世祖時代的得天獨厚。
我心傷感地吹起悲壯的樂曲,我們行走在城南的陌上,回首望見新阡柏樹一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作,他以挽詞的形式表達了對吳公的敬慕和感傷之情。詩人通過對吳公的贊美和自省,展現了吳公的卓越和自己的無奈之情。
詩中首先提到了丙魏以來的昌盛時期,但詩人認為吳公的輩份和地位遠高于那些時期的人物,用來彰顯吳公的卓越和非凡。接著,詩人描述了吳公的舊國山川的秀美和與天地日月的榮耀相輝映,表達了對吳公的景仰和欽佩之情。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轉而表達了自己的感傷之情。他提到吹起傷感的樂曲,象征著內心的悲傷和無奈。他們行走在城南的陌上,回首望見新種的柏樹,這里可能暗示著新時代的到來,而詩人則有一種失落和離別的情緒。
整首詩通過對吳公的贊美和自省,展現了詩人對吳公的敬慕之情和自身對時代變遷的無奈和感傷之情。同時,通過山川、日月和柏樹等意象的運用,增添了詩詞的壯美和意境,使讀者產生共鳴并感受到詩人的情感。
“傷心鼓吹城南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ng xiàn wú gōng wǎn cí
正憲吳公挽辭
bǐng wèi suī cáo hàn dào chāng, qǐ rú gōng chū zhí yú táng.
丙魏雖曹漢道昌,豈如公出值虞唐。
xiù zhōng jiù guó shān chuān qì, róng fù zhōng tiān rì yuè guāng.
秀鍾舊國山川氣,榮附中天日月光。
gèng huà shì gōng cān hǔ biàn, zàn yuán shí xù dé jīn ráng.
更化事功參虎變,贊元時序得金穰。
shāng xīn gǔ chuī chéng nán mò, huí shǒu xīn qiān bǎi yī xíng.
傷心鼓吹城南陌,回首新阡柏一行。
“傷心鼓吹城南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