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客有余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經客有余音”全詩
高樓本危睇,涼月更傷心。
此意竟難折,伊人成古今。
流塵其可欲,非復懶鳴琴。
分類: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登李羽士東樓》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登李羽士東樓》
經客有余音,他年終故林。
高樓本危睇,涼月更傷心。
此意竟難折,伊人成古今。
流塵其可欲,非復懶鳴琴。
中文譯文:
經過的客人留下余音,他年再來時已是故林。
高樓原本危險,寒涼的月更加傷心。
這種情感最終難以折斷,那個人成為了古今傳誦的人物。
塵世的紛擾雖然令人向往,但我不再懶散地彈奏琴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溫庭筠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愛情的思念之情。
詩中的"經客有余音,他年終故林"描繪了過往的客人留下的聲音,而在他們再次來到這里時,已經變成了一片荒涼的林木,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物是人非的感嘆。
"高樓本危睇,涼月更傷心"表達了高樓之上俯瞰的景色雖美,但也讓人感到危險和凄涼。涼月的描繪則進一步加深了詩中的憂傷情緒。
"此意竟難折,伊人成古今"表達了詩人對愛情的堅持和執著,即使經歷了歲月的沖刷,這份情感依然無法打斷。伊人也成為了古往今來流傳下來的經典人物,彰顯了詩人對愛情的珍視和崇高意境。
最后兩句"流塵其可欲,非復懶鳴琴"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的渴望,但他并不再像過去那樣懶散地彈奏琴音,暗示著詩人對生活的更加深刻的思考和追求。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愛情的思念,描繪了歲月的無情流轉和人情的變遷。
“經客有余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lǐ yǔ shì dōng lóu
登李羽士東樓
jīng kè yǒu yú yīn, tā nián zhōng gù lín.
經客有余音,他年終故林。
gāo lóu běn wēi dì, liáng yuè gèng shāng xīn.
高樓本危睇,涼月更傷心。
cǐ yì jìng nán zhé, yī rén chéng gǔ jīn.
此意竟難折,伊人成古今。
liú chén qí kě yù, fēi fù lǎn míng qín.
流塵其可欲,非復懶鳴琴。
“經客有余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