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接大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左右接大野”全詩
閑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
門庭無雜賓,車轍多長者。
是時方盛夏,風物自瀟灑。
五日休沐歸,相攜竹林下。
開襟成歡趣,對酒不能罷。
煙暝棲鳥迷,余將歸白社。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宴包二融宅》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宴包二融宅》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宴鮑二宅閑居枕清洛,
左右接大野。
門庭無雜賓,車轍多長者。
是時方盛夏,風物自瀟灑。
五日休沐歸,相攜竹林下。
開襟成歡趣,對酒不能罷。
煙暝棲鳥迷,余將歸白社。
中文譯文:
在包二融的宅邸里宴會,閑居在清澈的洛水旁,
左右是廣闊的田野。
門庭中沒有雜亂的客人,車轍上多是年長者。
此時正是盛夏,自然景色獨具風姿。
休息五天后歸來,相互扶持著走進竹林。
敞開衣襟享受歡樂,對酒不肯停止。
煙霧漸暗,棲息的鳥兒也迷茫了,我將歸去白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孟浩然在唐代時期宴請好友包二融的場景。詩人以清新自然的筆觸,展現了夏日宴會的歡樂氛圍和宴客之間的友情。
詩的開頭,詩人描繪了宴會地點位于清澈的洛水旁,周圍是廣闊的田野,安靜宜人。門庭間沒有雜亂的客人,而是年長者,顯示了作者與包二融之間的親密關系。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夏日盛景,自然風光的美好和宴會的歡樂氣氛。夏天的景色自然瀟灑,給人一種宜人的感覺。
第五句表達了詩人休息數天后歸來,與朋友們一起相互攜手走進竹林,表示友情親密無間。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宴會上的歡樂場景,大家敞開衣襟,暢飲暢談,不愿停止。這表達了作者與朋友們在宴會中的開懷暢快,享受彼此之間的歡樂時光。
最后兩句以暮色漸暗、棲息的鳥兒迷茫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將要離開宴會回歸白社(白社指故鄉)的情感。這里透露出一絲離別之情,但也傳遞了對友情和故鄉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以宴會為線索,展現了詩人與好友共聚一堂、歡樂暢飲的場景,表達了友情和鄉愁的情感。通過描繪自然風光和人情味,詩歌傳達了詩人對友誼和故鄉的深深眷戀。
“左右接大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àn bāo èr róng zhái
宴包二融宅
yī zuò yàn bào èr zhái
一作宴鮑二宅
xián jū zhěn qīng luò, zuǒ yòu jiē dà yě.
閑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
mén tíng wú zá bīn, chē zhé duō zhǎng zhě.
門庭無雜賓,車轍多長者。
shì shí fāng shèng xià, fēng wù zì xiāo sǎ.
是時方盛夏,風物自瀟灑。
wǔ rì xiū mù guī, xiāng xié zhú lín xià.
五日休沐歸,相攜竹林下。
kāi jīn chéng huān qù, duì jiǔ bù néng bà.
開襟成歡趣,對酒不能罷。
yān míng qī niǎo mí, yú jiāng guī bái shè.
煙暝棲鳥迷,余將歸白社。
“左右接大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