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無人獨歸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暝色無人獨歸客”全詩
樹枝有鳥亂鳴時,暝色無人獨歸客。
馬驚不憂深谷墜,草動只怕長弓射。
安得更似開元中,道路即今多擁隔。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光祿坂行》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光祿坂行》是唐代文學家杜甫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徒步走過光祿坂山坡的情景。
詩中,杜甫寫到太陽落下后,他正行走在光祿坂的絕壁上。西方的山巒一片赤紅,景色非常美麗。樹枝上的鳥兒紛紛亂鳴,暮色中沒有其他人,只有他一個人孤獨地回家。他的馬受到驚嚇,但他卻不擔心掉入深谷。他唯一擔心的是草叢中可能會有人用長弓射擊他。他惋惜地感嘆,如何能夠回到開元時期,那個道路還不像現在這樣擁擠。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山行落日下絕壁,
西望千山萬山赤。
樹枝有鳥亂鳴時,
暝色無人獨歸客。
馬驚不憂深谷墜,
草動只怕長弓射。
安得更似開元中,
道路即今多擁隔。
這首詩的主題是孤獨與思鄉。杜甫在山間行走時,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但也感到了自己的孤獨。他思念著過去的歲月,希望回到開元時期,當時道路還沒有現在這么擁擠。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與個人情感的結合,表達了詩人對孤獨和思鄉的深沉之情。杜甫的描寫風格簡潔而生動,用意象豐富的語言描述了他在行走中的心情與感受。整首詩情感真摯,給人以深深的共鳴和感慨。同時,詩中也透露出詩人對社會變遷的無奈和對現實的憂愁,展現了杜甫獨特的批判精神。
“暝色無人獨歸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g lù bǎn xíng
光祿坂行
shān xíng luò rì xià jué bì, xī wàng qiān shān wàn shān chì.
山行落日下絕壁,西望千山萬山赤。
shù zhī yǒu niǎo luàn míng shí,
樹枝有鳥亂鳴時,
míng sè wú rén dú guī kè.
暝色無人獨歸客。
mǎ jīng bù yōu shēn gǔ zhuì, cǎo dòng zhǐ pà zhǎng gōng shè.
馬驚不憂深谷墜,草動只怕長弓射。
ān dé gèng shì kāi yuán zhōng, dào lù jí jīn duō yōng gé.
安得更似開元中,道路即今多擁隔。
“暝色無人獨歸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