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袖有啼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紅袖有啼痕”全詩
春來避霜雪,秋去長兒孫。
華屋語如訴,故巢多不存。
雙飛惱幽獨,紅袖有啼痕。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燕》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燕》
朝代:宋代
作者:戴復古
聞說烏衣國,低連海上樹。
春來避霜雪,秋去長兒孫。
華屋語如訴,故巢多不存。
雙飛惱幽獨,紅袖有啼痕。
中文譯文:
聽說了烏衣國,低垂在海上的樹上。
春天來了,遠離霜雪,秋天離去,長出兒孫。
華麗的房屋無言訴說,故巢多已不在。
雙燕飛在幽寂中煩惱,紅袖上留下了啼哭的痕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燕子的生活景象,通過寥寥數語展現出了燕子的生命境遇和情感體驗。
詩的開頭提到了“烏衣國”,這里可以理解為指代異國他鄉,燕子在異國他鄉低垂在海上的樹上,形象地表達了它們的孤獨和無依無靠的狀態。
接下來,詩人以春和秋兩個季節來描繪燕子的生活變遷。春天來臨時,燕子避開了嚴寒的霜雪,而秋天離去時,它們已經繁衍出一代又一代的后代。這里通過季節的轉換,傳達了燕子的繁衍生息和生命的延續。
詩中提到的“華屋”指的是燕子所建的巢穴,它們的語言仿佛在述說著某種故事,但現在很多巢穴已經不復存在,這暗示了物是人非的變遷和歲月的流轉。
最后兩句描述了雙燕在幽寂中的煩惱和悲傷。紅袖有啼痕,可能指的是燕子的伴侶或同伴已經離世,留下了哀傷的痕跡。這里通過個別燕子的情感體驗,抒發了對離別和孤獨的感慨。
整首詩以簡潔、淡泊的語言描繪了燕子的生活狀態和情感體驗,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生命的描寫,傳達了對離故固守和生命無常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離鄉別井之情和對生命的抒懷。
“紅袖有啼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àn
燕
wén shuō wū yī guó, dī lián hǎi shàng shù.
聞說烏衣國,低連海上樹。
chūn lái bì shuāng xuě, qiū qù zhǎng ér sūn.
春來避霜雪,秋去長兒孫。
huá wū yǔ rú sù, gù cháo duō bù cún.
華屋語如訴,故巢多不存。
shuāng fēi nǎo yōu dú, hóng xiù yǒu tí hén.
雙飛惱幽獨,紅袖有啼痕。
“紅袖有啼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