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行衣自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溪行衣自濕”全詩
冬溫蚊蚋在,人遠鳧鴨亂。
登頓生曾陰,欹傾出高岸。
驛樓衰柳側,縣郭輕煙畔。
一川何綺麗,盡目窮壯觀。
山色遠寂寞,江光夕滋漫。
傷時愧孔父,去國同王粲。
我生苦飄零,所歷有嗟嘆。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里山水作》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里山水作,
溪行衣自濕,亭午氣始散。
冬溫蚊蚋在,人遠鳧鴨亂。
登頓生曾陰,欹傾出高岸。
驛樓衰柳側,縣郭輕煙畔。
一川何綺麗,盡目窮壯觀。
山色遠寂寞,江光夕滋漫。
傷時愧孔父,去國同王粲。
我生苦飄零,所歷有嗟嘆。
中文譯文:
通泉驛的南面通往通泉縣十五里處山水動人,
溪水行走,衣服濕透了,亭午時分氣息漸漸散去。
冬天的溫暖,蚊蚋留在了這里,人們遠離,鳧鴨紛亂。
登上頓生曾經陰暗的地方,傾斜而出的高岸。
驛樓旁邊那些衰老的柳樹,縣城輕煙飄蕩在岸邊。
這一條川流景色何等綺麗,盡在眼前壯觀。
山色遙遠寂寞,江邊的光芒在夕陽下擴散。
傷時我愧對孔父,離開我的國家和王粲一樣。
我生命苦苦飄蕩,所經歷的事情使我感到悲嘆。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通泉驛南去通泉縣的山水景色。詩人首先描述了溪水的情況,溪水沾濕了他的衣服,而亭午時分,氣息開始散去,凸顯了當時的溫暖和宜人的氛圍。詩人接著描述了冬天的景色,溫暖吸引了蚊蚋,但人們遠離此地,鳧鴨亂飛。然后,詩人登上高岸,欣賞著美麗的山水和縣城的輕煙。整首詩描繪了壯麗的自然景色,以及詩人在外游歷過程中的孤獨感受和對國家的思念之情。詩人的苦難經歷和離鄉背井的遭遇也在詩中得到了表達。整體上,這首詩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熱愛,同時也抒發了自己的心情和思考。
“溪行衣自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ōng quán yì nán qù tōng quán xiàn shí wǔ lǐ shān shuǐ zuò
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里山水作
xī xíng yī zì shī, tíng wǔ qì shǐ sàn.
溪行衣自濕,亭午氣始散。
dōng wēn wén ruì zài, rén yuǎn fú yā luàn.
冬溫蚊蚋在,人遠鳧鴨亂。
dēng dùn shēng céng yīn, yī qīng chū gāo àn.
登頓生曾陰,欹傾出高岸。
yì lóu shuāi liǔ cè, xiàn guō qīng yān pàn.
驛樓衰柳側,縣郭輕煙畔。
yī chuān hé qǐ lì, jǐn mù qióng zhuàng guān.
一川何綺麗,盡目窮壯觀。
shān sè yuǎn jì mò, jiāng guāng xī zī màn.
山色遠寂寞,江光夕滋漫。
shāng shí kuì kǒng fù, qù guó tóng wáng càn.
傷時愧孔父,去國同王粲。
wǒ shēng kǔ piāo líng, suǒ lì yǒu jiē tàn.
我生苦飄零,所歷有嗟嘆。
“溪行衣自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