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歲豐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知歲豐歉”全詩
誰知歲豐歉,實系國安危。
世變到極處,人心無藉時。
客來談盜賊,相對各愁眉。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嘉熙己亥大旱荒庚子夏麥熟》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嘉熙己亥大旱荒庚子夏麥熟》是宋代詩人戴復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嘉熙年間,己亥年出現了大旱和荒年,庚子年夏天麥子熟了。
饑民的苦難增加,徒有空言卻無法解決饑荒問題。
誰能理解豐年和歉收的原因,這關系到國家的安危。
社會變遷到極點,人們心靈無所依托。
客人前來談論盜賊之事,大家面對面都愁眉不展。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繪大旱荒年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社會動蕩和人心浮躁的擔憂和反思。詩中通過描繪饑民的苦難和國家的安危,反映了社會的困境和人們的無奈。詩人通過客人談論盜賊之事這一情節,進一步傳遞了社會的不安和人們的憂慮。
賞析:
《嘉熙己亥大旱荒庚子夏麥熟》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深刻觀察和思考。通過描繪饑民的困境和國家的危機,詩人表達了對社會動亂和人心不穩的擔憂。詩中的"餓喙偏生事,空言不療饑"以及"世變到極處,人心無藉時"等句子,字里行間透露出對社會現實的無奈和無力感。整首詩詞以簡潔的文字和明確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社會風云變幻的思考和對人性的思索。通過客人談論盜賊之事,詩人進一步強調了當時社會的混亂和人們的憂慮情緒。這首詩詞以深沉的情感和悲涼的意境,展現了詩人對時代的關懷和對社會不穩定因素的警示。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大旱荒年的描繪,傳遞了作者對社會動蕩和人心浮躁的憂慮。同時,詩人通過客人談論盜賊之事的情節,進一步強調了社會的混亂和人們的困擾。這首詩詞既展現了作者對時代的關切,又反映了社會現實中的無奈和動蕩。
“誰知歲豐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 xī jǐ hài dà hàn huāng gēng zǐ xià mài shú
嘉熙己亥大旱荒庚子夏麥熟
è huì piān shēng shì, kōng yán bù liáo jī.
餓喙偏生事,空言不療饑。
shéi zhī suì fēng qiàn, shí xì guó ān wēi.
誰知歲豐歉,實系國安危。
shì biàn dào jí chǔ, rén xīn wú jí shí.
世變到極處,人心無藉時。
kè lái tán dào zéi, xiāng duì gè chóu méi.
客來談盜賊,相對各愁眉。
“誰知歲豐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八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