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無差本六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議論無差本六經”全詩
文章有氣吞馀子,議論無差本六經。
愧我不能攀逸駕,得君自足振頹齡。
玉溪常與荊溪接,分得馀波到石屏。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寄吳明輔秘丞》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吳明輔秘丞》
七十七翁猶眼明,
三臺星畔見奎星。
文章有氣吞馀子,
議論無差本六經。
愧我不能攀逸駕,
得君自足振頹齡。
玉溪常與荊溪接,
分得馀波到石屏。
中文譯文:
七十七歲的老人仍然眼睛明亮,
在三臺山旁邊看見了奎星。
他的文章氣勢磅礴,超越了普通人,
他的議論無誤,基于六經的原本。
我感到慚愧,無法與他并駕齊驅,
你自己已經足夠振奮頹廢的年齡。
玉溪和荊溪常常交匯在一起,
余波甚至傳到了石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戴復古寫給吳明輔的寄語之作。詩中描繪了吳明輔的卓越才華和高尚品格。
首先,詩人稱贊了吳明輔年過七旬仍然眼睛明亮,這一描寫暗示了他的聰明才智和不凡的洞察力。
接著,詩人提到吳明輔在三臺山旁邊看見了奎星,這是一種象征,暗示吳明輔在文學上有著非凡的造詣和眼光。
詩人贊美吳明輔的文章氣勢磅礴,超越了常人,他的議論也無誤,基于經典六經的原本。這表明吳明輔的文學才華不僅在表達上有力,而且有著深厚的學識基礎。
然而,詩人在最后幾句中表達了自己的慚愧之情。他說自己不能與吳明輔并駕齊驅,但吳明輔已經足夠振奮頹廢的年齡。這表明詩人對吳明輔的敬佩和自己的自謙之情。
最后一句提到玉溪和荊溪常常交匯在一起,余波甚至傳到了石屏。這是一種景物描寫,也可理解為吳明輔的名聲和影響力不僅僅局限于一地,而是廣泛傳播開來。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贊美和敬佩之情寫出了吳明輔的才華和品德,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自謙和對吳明輔的景仰之情。通過對吳明輔的描寫和自己的反思,詩人展現了對文學追求和學識修養的向往。
“議論無差本六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wú míng fǔ mì chéng
寄吳明輔秘丞
qī shí qī wēng yóu yǎn míng, sān tái xīng pàn jiàn kuí xīng.
七十七翁猶眼明,三臺星畔見奎星。
wén zhāng yǒu qì tūn yú zi, yì lùn wú chà běn liù jīng.
文章有氣吞馀子,議論無差本六經。
kuì wǒ bù néng pān yì jià, dé jūn zì zú zhèn tuí líng.
愧我不能攀逸駕,得君自足振頹齡。
yù xī cháng yǔ jīng xī jiē, fēn de yú bō dào shí píng.
玉溪常與荊溪接,分得馀波到石屏。
“議論無差本六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