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蓬萊去渺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方丈蓬萊去渺茫”全詩
羽衣金策群仙過,珠閣瓊樓八桂香。
采藥有時逢道侶,挑包遇夜宿僧房。
寒山拾得如相見,指點人間笑幾場。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送蒙齋兄長游天臺二首》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蒙齋兄長游天臺二首》
方丈蓬萊去渺茫,
天臺只在白云傍。
羽衣金策群仙過,
珠閣瓊樓八桂香。
采藥有時逢道侶,
挑包遇夜宿僧房。
寒山拾得如相見,
指點人間笑幾場。
中文譯文:
方丈離開蓬萊的方向是渺茫的,
天臺只在白云的旁邊。
羽衣的仙人騎著金策從這里經過,
珠閣瓊樓散發著八桂的香氣。
采藥有時會遇到同道的伴侶,
挑著行囊遇見夜晚宿主的僧房。
寒山拾起的東西就像是相見的證據,
他指點著人間的笑聲幾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戴復古創作的《送蒙齋兄長游天臺二首》。詩人通過描繪蒙齋離開方丈去天臺的場景,表達了對他的送別和祝福之情。
詩的開篇寫道方丈離開蓬萊(仙境)的方向是渺茫的,天臺只在白云的旁邊,暗示了蒙齋的旅途將會是一段充滿未知和艱險的旅程。接下來,詩人描繪了羽衣的仙人騎著金策(神仙所乘之物)從天臺經過,珠閣瓊樓八桂香,形容了天臺的神奇和美麗景色,以及傳說中神仙們的存在。這些描寫烘托出了蒙齋離去的地方的神秘和仙境般的氛圍。
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蒙齋在旅途中的經歷。他有時會遇到和他一樣采藥的道侶,挑著行囊遇見夜晚住宿的僧房。這些描寫展示了旅途中的偶遇和友情。最后兩句寒山拾得如相見,指點人間笑幾場,表達了蒙齋在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對他的啟示和影響,以及對人間歡笑的感慨。
整首詩通過對蒙齋離去和旅途中的經歷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他的送別和祝福之情,同時也抒發了對仙境的向往和對人間生活的感慨。詩中運用了仙境的意象和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示了宋代詩歌中常見的山水意境和仙俠情懷,給人以美好、神秘和思索的感受。
“方丈蓬萊去渺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méng zhāi xiōng zhǎng yóu tiān tāi èr shǒu
送蒙齋兄長游天臺二首
fāng zhàng péng lái qù miǎo máng, tiān tāi zhī zài bái yún bàng.
方丈蓬萊去渺茫,天臺只在白云傍。
yǔ yī jīn cè qún xiān guò, zhū gé qióng lóu bā guì xiāng.
羽衣金策群仙過,珠閣瓊樓八桂香。
cǎi yào yǒu shí féng dào lǚ, tiāo bāo yù yè sù sēng fáng.
采藥有時逢道侶,挑包遇夜宿僧房。
hán shān shí dé rú xiāng jiàn, zhǐ diǎn rén jiān xiào jǐ chǎng.
寒山拾得如相見,指點人間笑幾場。
“方丈蓬萊去渺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