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邀避暑到慈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邀避暑到慈云”全詩
六月美宣歌北伐,五弦思舜奏南薰。
不憂冷澹無歡伯,自致清涼有此君。
想像當時河朔飲,樽前不用著紅裙。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慈云避暑》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慈云避暑》
相邀避暑到慈云,
細聽諸君講見聞。
六月美宣歌北伐,
五弦思舜奏南薰。
不憂冷澹無歡伯,
自致清涼有此君。
想像當時河朔飲,
樽前不用著紅裙。
中文譯文:
相邀一同避暑到慈云,
細致傾聽各位朋友的見聞。
六月美好的宣歌傳唱北伐的壯舉,
五弦琴思念舜帝奏南方的薰風。
不憂愁寂靜無歡樂之伯,
自得清涼之趣有了你。
想象當年在河朔暢飲,
酒杯前無需穿上紅裙。
詩意和賞析:
《慈云避暑》是宋代詩人戴復古所作的一首詩。詩人通過描述避暑之行,表達了對清涼和愉悅的向往,并借此展現了友情和自在的境界。
首先,詩人以相邀避暑到慈云為背景,描繪了一個令人心曠神怡的場景。這里的慈云可能是指山名或避暑勝地,給人一種涼爽宜人的感覺。
接著,詩人傾聽眾人的見聞,展示了對朋友間交流和分享的重視。通過這種互動,詩人不僅增長了知識,也感受到了友誼的溫暖。
然后,詩中提到了六月美宣歌北伐和五弦琴思念舜帝奏南薰。這些句子表達了對國家和歷史的關注,展示了詩人對壯舉和傳統文化的敬佩之情。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心境。他說不憂愁寂靜無歡樂,因為有了這位朋友的陪伴,自己能夠享受到清涼的愉悅。這句話傳遞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滿足。
最后兩句,“想象當年在河朔暢飲,酒杯前無需穿上紅裙”,描繪了過去的歡樂場景。詩人回憶起河朔一帶的飲宴盛景,強調了在友人間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氛圍,無需形式上的束縛。
整首詩通過描繪避暑的場景、傾聽友人的見聞,表達了對清涼和愉悅的向往,展現了友情和自在的境界。詩人通過自然的描寫和對歷史、傳統的關注,將個人情感和社會背景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寧靜和歡愉的感受。
“相邀避暑到慈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í yún bì shǔ
慈云避暑
xiāng yāo bì shǔ dào cí yún, xì tīng zhū jūn jiǎng jiàn wén.
相邀避暑到慈云,細聽諸君講見聞。
liù yuè měi xuān gē běi fá, wǔ xián sī shùn zòu nán xūn.
六月美宣歌北伐,五弦思舜奏南薰。
bù yōu lěng dàn wú huān bó, zì zhì qīng liáng yǒu cǐ jūn.
不憂冷澹無歡伯,自致清涼有此君。
xiǎng xiàng dāng shí hé shuò yǐn, zūn qián bù yòng zhe hóng qún.
想像當時河朔飲,樽前不用著紅裙。
“相邀避暑到慈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