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境可憐歸未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境可憐歸未得”全詩
救人采得三年艾,背世翻成六日蟾。
老境可憐歸未得,羈懷長是病相兼。
猛思一醉酬風月,笑撚菖花揭酒簾。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癸巳端午呈李伯高》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癸巳端午呈李伯高》
中文譯文:
客居他鄉逢端午節,看見自己已有白發和老眼。救人采來三年艾草,轉身成了六月的蟾蜍。老年境遇可憐未能回家,羈絆和憂思交織成了病痛。只有痛飲一次來回應風月的邀約,笑著摘下香花,揭起酒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戴復古寫的,表達了作者在客居他鄉逢到端午節時的感慨和思考。詩中描繪了自己已經老去的形象,白發和老眼象征歲月的流逝。救人采艾三年,卻被世俗的紛擾轉變成了六月的蟾蜍,暗示了作者在社會中的無奈和迷茫。
詩中還描繪了作者的生活境遇,老年無法回家,被羈絆于外,同時內心也充滿了憂思和病痛。然而,作者仍然懷有對自由和美好的向往,他決定痛飲一次,回應風月的邀約,表示自己并不會被困境所壓倒,用笑容面對生活的挑戰。摘下菖花,揭起酒簾,象征著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
整首詩以端午節為背景,通過對自身和生活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對自由、美好的向往。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運用,將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達得深刻而含蓄,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境可憐歸未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ǐ sì duān wǔ chéng lǐ bó gāo
癸巳端午呈李伯高
kè lǐ jǐ féng duān wǔ jié, kàn chéng xuě bìn yǔ shuāng rán.
客里幾逢端午節,看成雪鬢與霜髯。
jiù rén cǎi dé sān nián ài, bèi shì fān chéng liù rì chán.
救人采得三年艾,背世翻成六日蟾。
lǎo jìng kě lián guī wèi dé, jī huái zhǎng shì bìng xiāng jiān.
老境可憐歸未得,羈懷長是病相兼。
měng sī yī zuì chóu fēng yuè, xiào niǎn chāng huā jiē jiǔ lián.
猛思一醉酬風月,笑撚菖花揭酒簾。
“老境可憐歸未得”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