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吟無知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窮吟無知音”全詩
法當老山林,松根斷茯苓。
劫來長安道,霜鬢迫衰齡。
窮吟無知音,只覺太瘦生。
公詩妙一世,風雅見根蒂。
比興千萬篇,已作不朽計。
窮達雖不同,嗜好乃相似。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和山谷上東坡古風二首見一朝今取一篇》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山谷上東坡古風二首見一朝今取一篇》
自鬻非奇貨,強鳴非好聲。
法當老山林,松根斷茯苓。
劫來長安道,霜鬢迫衰齡。
窮吟無知音,只覺太瘦生。
公詩妙一世,風雅見根蒂。
比興千萬篇,已作不朽計。
窮達雖不同,嗜好乃相似。
中文譯文:
自賣非稀奇之物,強調非美好之聲。
該法當老山林,松根斷茯苓。
劫難降臨長安道,寒霜使鬢發加速衰老。
貧困的吟詠無知音,只覺得自己太過瘦弱。
公眾對您的詩作贊賞有如一世,風雅的特質深深扎根。
比興手法已創作了無數篇,已經成為不朽的功績。
雖然貧窮和達官貴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但嗜好卻是相似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戴復古的作品,他在兩首詩中表達了自己在文學創作中的困境和追求。詩人以自嘲和自省的態度,描述了他在寫作過程中的困苦和掙扎。
首先,詩人自稱賣的并非稀奇之物,強調的也并非美好的聲音。這表明他對自己的作品并不自信,認為自己的作品普通平庸,并且聲音也不悅耳動聽。
接著,詩人提到法當老山林,松根斷茯苓。這里的老山林和松根斷茯苓可以被理解為指代古代文學的傳統和根基。詩人意味著他的創作應當遵循古典文學的規范和傳統,但他卻感到自己的作品無法與古人相比。
詩中還描繪了詩人面對困境的形象,劫難降臨長安道,寒霜使鬢發加速衰老。這里的劫難和寒霜可以視為詩人在創作過程中的種種困難和挫折,使得他的精神和體力都受到了摧殘。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缺乏賞識和認同的痛苦。他說窮困的吟詠無知音,只覺得自己太過瘦弱。詩人感到自己的才華無人理解,無人賞識,這使得他在文學創作中感到孤獨和無助。
然而,詩人并沒有完全沉溺于自憐和自嘲之中,他在詩末表達了對文學創作的堅持和追求。他稱贊公眾對他的詩作贊賞有如一世,認為自己的作品具有風雅之氣,并已經扎根于文學的根基之上。他還提到自己運用了比興的手法來創作無數篇作品,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成為不朽的經典。
整首詩通過自我反思和自嘲的態度,展現了詩人對自身創作的矛盾心理和困惑。他意識到自己的作品可能不夠出眾,但仍然堅持追求文學的高尚與卓越。詩人希望通過古典傳統的借鑒和自己的努力,能夠在文學創作中取得突破和成就。
這首詩具有自我反思和自我嘲諷的特點,同時也反映了文人士子在宋代文化環境中的困境和追求。它呈現了詩人對于自己作品的質疑和對文學的執著追求,同時也體現了對于才華與賞識的渴望。整體而言,這首詩在表達詩人內心的痛苦和對于文學的追求之間展現了一種獨特的情感和思考。
“窮吟無知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hān gǔ shàng dōng pō gǔ fēng èr shǒu jiàn yī zhāo jīn qǔ yī piān
和山谷上東坡古風二首見一朝今取一篇
zì yù fēi qí huò, qiáng míng fēi hǎo shēng.
自鬻非奇貨,強鳴非好聲。
fǎ dāng lǎo shān lín, sōng gēn duàn fú líng.
法當老山林,松根斷茯苓。
jié lái cháng ān dào, shuāng bìn pò shuāi líng.
劫來長安道,霜鬢迫衰齡。
qióng yín wú zhī yīn, zhǐ jué tài shòu shēng.
窮吟無知音,只覺太瘦生。
gōng shī miào yī shì, fēng yǎ jiàn gēn dì.
公詩妙一世,風雅見根蒂。
bǐ xīng qiān wàn piān, yǐ zuò bù xiǔ jì.
比興千萬篇,已作不朽計。
qióng dá suī bù tóng, shì hào nǎi xiāng sì.
窮達雖不同,嗜好乃相似。
“窮吟無知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