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風光詩詠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兩地風光詩詠中”全詩
可是山前無警報,旗鈴千里遞詩筒。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李友山索詩卷汀州急遞到昭武》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李友山索詩卷汀州急遞到昭武》
中文譯文:李友山請求將詩卷緊急送到昭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戴復古創作的作品,以寫實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李友山的請求,希望將他的詩卷緊急送到昭武的情感和愿望。
詩中描繪了一個平靜的時節,稱之為"清時無事更年豐",意味著當時的時光寧靜而豐盛。詩人通過"兩地風光詩詠中"的描述,表達了他在詩歌中歌頌了兩地的美景和風光。然而,詩的情節轉折出現了李友山的請求,"可是山前無警報,旗鈴千里遞詩筒",表明李友山希望通過旗鈴傳遞詩卷,緊急送到昭武。這種情節轉折使整首詩增加了一種緊張和急迫感,也突出了李友山對傳遞詩卷的迫切渴望。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明確的語言,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和李友山之間的聯系和情感交流。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傳遞詩卷的情節,展示了詩人對美景的贊美和對李友山請求的支持與幫助,使詩意顯得真摯而感人。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寫實手法和情節轉折,傳達了詩人對李友山請求的回應和支持。同時,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傳遞詩卷的情節,也展示了詩人對美景的贊美和對友情的珍視。
“兩地風光詩詠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 yǒu shān suǒ shī juàn tīng zhōu jí dì dào zhāo wǔ
李友山索詩卷汀州急遞到昭武
qīng shí wú shì gèng nián fēng, liǎng dì fēng guāng shī yǒng zhōng.
清時無事更年豐,兩地風光詩詠中。
kě shì shān qián wú jǐng bào, qí líng qiān lǐ dì shī tǒng.
可是山前無警報,旗鈴千里遞詩筒。
“兩地風光詩詠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